很多家長是不是都有這樣的想法:因為自己走過很多彎路,所以極力避免孩子走彎路。還有的人想著,希望孩子一路順遂,所以盡最大能力為他鋪平道路。可最後結局如何呢?想必每個家長心中都有不可言說的無奈。
曾經我也抱著這樣的態度育兒,因為知道他會遇到什麼問題,所以想辦法幫他繞過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可是最後卻發現,繞路的結果是會遇到更多、更難的問題。 盛老太太教養明蘭,她深知明蘭的品性如何,卻在盛紘因為他們姐妹偷窺前廳冤枉明蘭時,並不為之辯駁;後來孔嬤嬤打明蘭手板,老太太也沒有為她叫屈。當明蘭說出:如果像大娘子這樣一輩子恣意地活著也不錯呀!老太太並不贊同,她跟明蘭強調:“一個人日子過得太好,難免眼花耳聾,所以,你要一直醒著。”
老太太這句話讓我驚覺,希望孩子能夠平安、幸福地過一輩子的育兒觀念,其實是為孩子的未來埋下了太多的隱患。每個人都是在升級打怪中逐步升級的,前期你怕他辛苦,幫他把小妖怪都解決了,可是他沒有積累足夠的經驗值,如何面對後面一個又一個小boss呢?即便你能幫他解決小boss,那麼終極大boss呢?他的人生終歸有需要自己面對的那一天。 盛老太太跟王若弗說過,要讓如蘭在家裡多吃點苦,將來才能在婆家過得順遂。這種苦,可不是說讓她受委屈啥的,而是要讓她學會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提升應對本領。
老太太不知道管家的辛苦嗎?但是她為什麼讓明蘭管家呢?那還不是為了讓她學本領。因為管家,她知道了僕人們的戶籍的管理規範,所以才有了後面説明宥陽老家的淑蘭姐姐解決和離問題的辦法。 因為管家,她把孔嬤嬤忍耐的功夫學到極致,這才借大娘子之手除掉了自己府裡所有的“眼線”;嫁給顧廷燁之後,她掌管澄園,也是靠著這個方法,清理了門戶。 雖然老太太最初並不希望她嫁入高門,但是騎馬、打馬球,品香插花這些功夫沒有落下。老太太的觀念,寧可學了不用,但不能用的時候不會。
明蘭也是憑藉出色的馬球技術,贏得了吳大娘子的青睞。如果吳大娘子的兒子是個值得託付的,這門婚姻對明蘭來說也是非常不錯的。 後來,明蘭嫁給顧廷燁,面對小秦氏的刁難,她能夠見招拆招,絲毫不落下風,不正是靠著盛老太太的耳提面命嗎? 本來,老太太給明蘭計劃的未來是嫁給賀老太太的孫子,安安穩穩地過完這一輩子,但誰知世事難料。所以說呀,你自以為把孩子保護得很好,也為他計劃好了未來一切,但你能保證它不會有一點意外嗎? 就像如蘭,她被母親保護得很好,又有華蘭的前車之鑒,本以為嫁給文炎敬就萬事大吉了,可後來還不是被婆婆折騰站規矩嗎?
我們誰也知不道明天和意外究竟哪個先來,幫孩子抵禦意外不如把他放開讓他在意外裡成長。他只有學會了解決問題,才能保證將來在面對變故時能夠安然面對,而不是一擊即敗。 我記得曾經在網上看到醫生對家長說的一段話:孩子咳嗽並不會拖成肺炎。孩子得肺炎,是因為他本來就應該得肺炎,不是因為你沒吃藥。即便吃了葯,他該得肺炎還得得。就像孩子發燒,他晚上睡前沒有燒到38度5就不用餵藥,不要害怕孩子半夜發燒就提前讓孩子吃了退燒藥。 你看,人體的免疫系統需要病毒的刺激,才能一步步升級。你提前干預,對孩子並沒有用處。人生也是如此,該你經歷的必須經歷,才能生出勇氣,去探索更廣闊的未來。
所以呀,育兒要學會放手,要學會讓他獨自去面對困難,解決困難。 前一段時間,我跟兒子也有一次深談。我跟他說,你已經十歲了,媽媽於你,已經要從養育者的關係變成陪伴者的關係了。今後,我們是夥伴,並肩前行,我會指導你解決問題,而不是大包大攬。以後的路,我們要互相説明。 人生這張考卷,每個人必須親自下場,先把基礎打好,後面才能做出更難的試卷。當我讀懂盛老太太這句話後,我不再焦慮,反而開始放手讓他走彎路、讓他踩坑。因為我害怕我曾踩過的坑,因為我的攙扶他沒踩,結果卻在下一個坑裡,再也爬不起來。
紀伯倫說過:父母是弓,兒女是箭,父母的責任是給孩子一個開始,然後用盡力氣送孩子去飛翔。 真正的教育,是在孩子該踩坑的時候,放手讓他去折騰。只有這樣,他才能夠生出堅實有力的翅膀,應對莫測多變的環境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