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是由自己的,找到合適的另一半最重要。但可惜,生孩子卻不一樣,身體狀態會佔很大一部分因素。
總有人提到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很多家庭會以此為尺規,去「計劃」生育這件事。
有意識去「計劃」孕育是件好事,但如果計劃趕不上變化呢?所謂的「最佳生育年齡」到底可以指導什麼?
生孩子真的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1、生孩子越早越好?
不是。
18~24 歲生小孩,可以算是名副其實的「小媽咪」。
這時候生小孩,不是最合適的,但年輕嘛,也是有優點的——精力無敵充沛,身體條件好,恢復快流產概率也低。
2、25~35 歲是最佳生育時間
是的。
這個年齡準媽咪心理逐漸變得成熟,經濟條件有所改善,夫妻關係也比較穩定。
從生理上來說:這段時期身體狀態比較好,生育健康寶寶的概率更高。處於 25~35 歲的女性,身體已發育成熟,卵子品質好。另外有研究發現,25~35 歲的女性生育唐氏胎兒的概率較低,此後年齡越大風險越高。
3、超過 35 歲了怎麼辦?
超過 35 歲身體狀態開始走下坡路了。
這個時候生育有「三高」:受孕難度高;流產概率高;胎兒遺傳缺陷風險高。而且身體恢復也沒有 30 歲左右那麼容易了。
雖然不容易,但也不代表不行。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科學的飲食,控制好體重和血糖。遠離煙酒,這倆傢伙可是精子和卵子品質的大殺器。
適當鍛煉
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每周保持一定的運動量,使自己的身體保持在一個比較好的狀態。
做好上面兩點,就算你已經邁入「大齡」的隊伍,也不必因為擔心生育的問題而整天提心吊膽。
老天爺給了我們當媽媽的權利,卻限定了最佳時期。但這隻是身體上的「最佳」時期。其實,對媽媽來說,在最想要寶寶的時候,寶寶健康地來了,就是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