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是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疾病之一,當患上腸癌之後,會給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對於會引起大腸癌的原因,你是否瞭解?我們在生活中該如何預防大腸癌的發生呢?一起瞭解下吧!
大腸癌的誘因有哪些?
1、飲食因素
飲食是身體獲取能量的途徑之一,有助於促進身體的代謝活動。飲食是否健康直接決定著胃腸道的健康程度,如果長期缺乏營養或經常吃醃制類的食物、油炸食物等,都會增加患癌的風險,尤其是大腸癌。
2、遺傳因素
如若你的家族內有親人患大腸癌的病史,那麼你患上大腸癌的幾率也會比正常人要高。大腸腺瘤具有家族遺傳性,這種腫瘤本身就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若家族內有大腸癌病史,其後代患病的幾率比常人要高上一半之多,這類人群最好定期檢查。
3、慢性大腸炎症
當腸道內出現血吸蟲后,會導致腸道出現炎性病變,簡單來說就是血吸蟲會引起大腸炎症。若發生炎症后未能及時控制,很可能會轉變為癌症。
除了這個情況以外,腸道內出現的一些其他慢性炎症也可能引起癌變,比較常見的就是潰瘍性腸炎,這個疾病如果沒有及時控制治療,到後期也會發生癌變。
4、腸息肉病變
大腸息肉是很多人身上都存在的一個現象,而息肉分為兩種,一種是可能會發生癌變的大腸腺瘤,而另外一種就是單純的息肉,一般不會發生癌變。對於患有大腸腺瘤的人群而言,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很可能會引起病變,最終發展成癌症。
該如何預防大腸癌?
在瞭解了一些引起大腸癌的病因后,我們再來看看在生活中該如何去預防這個疾病吧。
腸癌的發生和日常的飲食有非常重要的關係,一日三餐中又以晚餐要尤其注意,不要吃得過晚或過飽。特別是中老年人,本身消化能力就比較弱,晚餐吃得太飽,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導致大量食物堆積在腸道中,大大增加患癌的風險。
除了吃飯時間要有規律外,飲食上也需要注意。在生活中要注意少攝入紅肉,長期攝入過量的紅肉會增加患癌的風險,日常要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蔬菜,還要多吃一些粗糧,主食建議粗糧和細糧相互搭配,對於腸道的蠕動有促進作用,可以有效減少腸道內的有害物質堆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