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家裡都會自己蒸饅頭,一蒸就一大鍋,吃來吃去就不想再吃了。在當時條件不是很好,這種陳饅頭也是一丁點都不會浪費的,所以母親大人就會變著花樣來吃它,於是就產生了炒饅頭丁。最開始是簡單用蔥花醬油炝鍋翻炒。後面條件好了就會加入雞蛋以及各種配菜,營養搭配也更好了。這是一代人記憶中的味道的。60後吃不著,70后聽說過,80後經常吃,90后基本沒有見過了。不過每個地區生活條件有差異,還是有很多朋友吃過的。
這次要分享的就是家常炒饅頭的做法,炒饅頭雖然是家常做法,但是也是有很多細節的,做的時候記住一個技巧,顏色就會金黃飽滿,看著都有食慾。這道菜在我家,端上桌之後一盤都不夠吃。真的太香了,除了饅頭以外,還使用了蒜苔、洋蔥、青紅椒做配菜,不僅顏色好看,營養也均衡。還有最不可少的就是西紅柿,有了它讓裡面的蔬菜口感更好。
做法非常簡單。跟家常炒菜差不多,饅頭最好用自己蒸,裡面實成一點。沒有吃過的朋友一定要試試,保證吃一次就愛上。因為這道菜營養相對均衡,這一盤完全可以當做一頓飯來吃,看個人喜好。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收藏起來試一試,下面就分享詳細的製作步驟。
【所需材料】
適量饅頭,3個雞蛋,適量蒜苔,青紅菜椒各一個,半個洋蔥,一個西紅柿,生抽,鹽,白糖,蠔油,雞精。
【製作步驟】
1.準備一家人要吃的饅頭量。把它切成小方塊丁。
2.放入盆中,磕入三個雞蛋,攪拌均勻,讓饅頭均勻裹上雞蛋液。
3.準備一把蒜苔,切成段備用。
4.準備青紅菜椒,切成小塊。
5.洋蔥同樣切成塊。
6.西紅柿剁成小塊。
7.起鍋倒少許油,下入饅頭丁煎到表面微焦。撈出來備用。
8.起鍋倒油,用豬油最香。下入蒜苔煸炒,再倒入洋蔥,青紅椒,翻炒均勻。
9.調入生抽,白糖,蠔油,白糖,炒出醬香味。
10.倒入西紅柿,炒出沙,然後調入少許雞精,翻炒均勻。
11.最後倒入饅頭丁,炒均勻,想吃干一點就多炒一會。
小貼士:
1.饅頭加入雞蛋煎出來的會更香。尤其是表面煎焦了之後,這也是它顏色金黃飽滿不塌陷的原因。
2.調味可以根據個人口味來調整,喜歡吃辣的菜椒可以替換一下。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