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天,炎熱的天氣都會打消人們出門的念頭。但是對於一些愛運動的人來說,高溫天氣也阻擋不了他們揮灑汗水的熱情。然而,我們卻總是會看到”某集團高管在三十幾度高溫天氣中跑步不幸中暑去世”這樣的新聞,尤其是近幾年類似的新聞越來越多了。
夏天運動,千萬別盲目!否則後果難以預料。
去年夏天廈門有個20多歲的年輕小夥,在進行戶外進行跑步鍛煉,由於連續不斷地跑了大半個小時,身體吃不消,出現頭暈乏力噁心的情況,被發現後馬上送往醫院。經醫生診斷後指出,小夥子是在天熱的環境下持續劇烈運動引起中暑。
也是去年夏天煙台一名14歲的中學生在劇烈運動后突然暈倒,馬上被送往醫院救治,該學生也是出現中暑的情況,幸好處理及時,沒有生命危險。
一、重症中暑死亡率高達80%,不可輕敵!
在炎熱的夏天,中暑其實不是新鮮事。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可以分為先兆性中暑、輕度中暑以及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的癥狀比較輕微,一般只有疲累乏力多汗以及口幹的情況,在出現這些中暑的輕微癥狀的時候能馬上察覺,及時脫離高溫環境,休息,並補充水分一般都可以逐漸恢復過來。
而輕度中暑在先兆中暑的基礎上還會出現呼吸困難,皮膚灼熱,血壓下降的情況。根據個人體質的不同有些人在馬上轉移到陰涼地方並適當補水后就能恢復過來,有些人則需要送院處理,經過應急處理后一般都能恢復過來。
但重症中暑和之前的兩種中暑情況不同,重症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三種情況。
熱痙攣就是我們常說的抽筋,重症中暑開始時候的會出現抽筋。熱衰竭就是隨著重症中暑程度的加深人體開始出現血液迴圈機能衰竭的情況。
而熱射病是重度中熱最嚴重的情況,此時患者的體溫調節功能已經失效,神經器官也出現損傷,如果再不及時處理而讓身體發生臟器衰竭,很可能會危及生命。
臨床統計指出,重症中暑中熱射病是一種致命的疾病,死亡率能達80%。
二、夏天鍛煉需注意什麼
喜歡運動的朋友當然也不會放過夏天的鍛煉機會,但由於夏天氣溫較高,在鍛煉的時候需要做好防禦措施,避免因高溫而出現中暑。
1、適當進行戶外耐熱訓練。做耐熱訓練的目的在於讓身體逐漸適應運動狀態時候的高溫環境,以免身體不適應而出現中暑。通常情況下夏天的戶外鍛煉以1小時為佳。
2、進行多種類型的運動。不同類型的運動對身體的鍛煉情況也有不同,除了戶外運動外海可以適當進行一些在室內也可以開展的運動,例如健身房內進行健身,以及室內泳池的游泳等,室內運動可以避免戶外的高溫,對提高肌肉的耐力和心肺功能都有好處。
3、選擇合適的運動時間。夏天進行運動應該在陽光較弱的時候進行,例如早晨或傍晚,這樣能最大程度的減少高溫帶來的威脅,也能減少紫外線對身體的影響。
4、運動的時候裝備要合適。夏天進行鍛煉會流較多的汗,因此應該選用透氣、吸汗的衣服,如果是戶外運動,還需要遮陽帽或太陽眼鏡。
5、及時補充電解質和水分。在運動過程中隨著汗液的揮發,身體會出現缺水的情況,因此在適當的時候補充水分和電解質能有效降低中暑的風險。
三、中暑預防方法
嚴重中暑的後果可以很嚴重,但慶幸的是中暑是完全可以預防的。
及時補水:夏天要預防中暑,除了要留意每天的天氣報告外,還是注意戶外活動期間的水分補充。
這裡說的水分補充並不是等到覺得口渴了才喝水,夏天天氣炎熱,水分流失速度加快,如果在覺得口渴的時候再喝水,其實身體已經是有跡象了,因此,夏天補水要做到隨時進行。
盡量避免在烈日下活動:夏天的陽光猛烈,尤其是早上10點到下午3點這段時間,如果長時間在烈日下活動而不做任何防禦措施,中暑的機會是平時的10倍。
如若必須要外出,就要做好各種防禦措施,例如帶上遮陽傘,太陽眼鏡,準備一些有電解質的水等等。
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夏天氣溫高,人體的新陳代謝也會相應加快,這對身體能量的消耗很大,充分的休息能讓身體各個機能都得到放鬆和恢復。如果夜間沒有充分的休息,白天活動就很容易出現疲勞而增加中暑的風險。
特殊人群要做好防護措施:對於小孩,孕婦以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在氣溫較高的時候應該盡量避免外出活動。留在室內也要做到室內通風,適當使用風扇和空調等調節室內溫度的電器,避免因室內悶熱,空氣不流通而引起中暑。
最後,夏天是中暑的多發季節,我們在進行戶外鍛煉的時候要做好各種預防中暑的措施,如果出現不適就要馬上停下,並及時處理。
今日互動:你有過中暑的經歷嗎?
參考資料:
[1]中暑的定義與分級診斷[J]. 宋青,毛漢丁,劉樹元.解放軍醫學雜誌. 2019(07)
[2]濕熱氣候軍事訓練預防中暑保障體會[J]. 寧波,宋青,陳自力.空軍醫學雜誌. 2018(01)
[3]對中暑患者進行院前急救護理和院內急診救治護理的效果研究[J].宋丹.當代醫藥論叢. 2015(0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