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什麼會錯誤認為著涼會引起感冒?關鍵在於3個原因
更新于:2025-03-26 07:35:20

“哈啾...哈啾...哈啾...”斷斷續續打噴嚏的聲音從小明那傳出來。

“天氣涼,兒子你也不穿多點,著涼了吧,感冒了吧!”小明媽媽聽到小明的噴嚏聲,一邊往小明的衣櫃走,一邊念叨著。

其實說起感冒,我們第一反應也是就和小明媽媽一樣,認為是著涼引起的,但實則不然。隨著醫學的進步,科學家已經證明感冒是病毒引起的,因此大家不要再“甩鍋”給無辜的著涼。

01、顛覆認知,著涼不是感冒的“罪魁禍首”

感冒源於著涼,這是大眾根深蒂固的認知,但是醫學上對感冒的定義,是將其稱為上呼吸道感染,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總稱。而且廣義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組疾病,包括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皰疹性咽峽炎、咽結膜熱、細菌性咽-扁桃體炎。而狹義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指的是普通感冒。因此,醫學上感冒是細菌或者是病毒導致的疾病

關於感冒的來源,在1914年的時候,科學家就已經開始展開研究。那一年,生物學家Walter Kruse教授在醫學刊物《慕尼黑醫學週刊》發表了一篇關於感冒起源的論文。

Walter Kruse教授先是將一個感冒患者的鼻子分泌液收集起來,然後經過過濾和稀釋,並將其接種到了健康人群的鼻腔里,後來經過觀察發現,有3-4成的健康群體在接種之後感染感冒。因此他得出結論,感冒是比細菌更小的病原體導致的。但是該研究當時因為感染的發病率不高,且試驗設計的也不太精準,於是沒有引起科學界的太多的關注。

1956年的時候,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Winston H. Price教授,成功從感冒病人的鼻腔分泌液里分離出了J.H.病毒,並拿出研究結果證明J.H.病毒可以讓人產生感冒癥狀。後來,科學家們把J.H.病毒歸為感冒病毒的一種,而現在已經證實兩百多種病毒可以導致感冒,最常見的就是鼻病毒,五成左右的感冒是由鼻病毒導致的

02、“感冒癥狀”不等於感冒!

日常生活中一旦著涼,不同的個體可能會出現鼻塞、流涕、打噴嚏、寒顫等癥狀。這些癥狀和普通的感冒極為相似,但卻不代表著此癥狀就是感冒。

上世紀50年代,美國伊利諾伊州大學醫學院進行了一次關於感冒的大規模的試驗,試驗招募了662人,主要來研究感冒和著涼之間是否有關聯性。

試驗結果顯示,沒有接種感冒病毒的志願者,沒有著涼的感冒發病率是16%,低溫著涼的發病率是7%,超低溫著涼的發病率也是7%。而接種了感冒病毒的志願者,不著涼的發病率是36%,低溫著涼組是32%,超低溫著涼是39%。所以結果可以證明,著涼和感冒之間基本無關聯。

03、為什麼著涼后,容易感冒?

著涼導致感冒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多數人還是會直接將兩者劃上等號。著涼之後容易感冒,這其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第一種原因:由於著涼的癥狀和普通感冒的癥狀很相似,這會讓人容易認為感冒,但其實只是出現著涼情況。

第二種原因:在著涼之前,感冒病毒可能已經進入了你的鼻子內,因為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的人較多,因此感染感冒病毒的風險較高。

第三種原因:因為著涼後會導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禦功能降低,也就是免疫力下降會增加人感染感冒病毒的風險。

免疫力低以及兒童的感冒的風險較高,因此這類人需要提高身體的免疫力,避免著涼增加患病的風險,而且還需要注意感冒是一種傳染病。

根據我國傳染病登記,流行性感冒屬於丙類傳染病,其中我國2019年的發病量是1199771,死亡人數是16人。當然,這裡指的是引起癥狀較重的流行性感冒,它的致病源是流感病毒,相對於引起普通感冒的鼻病毒和冠狀病毒等,前者的傳染性更強,而且發病有明顯的季節性。普通感冒的季節性不明確,雖然傳染性相對較弱,但也是傳染病。

總而言之,著涼並不是導致感冒的“罪魁禍首”,導致感冒的是由病毒引起的,但是不排除著涼後,人體的抵抗力會降低,從而讓病毒趁機爆發的情況。因此,免疫力低和兒童等這類人,需要多注意身體避免著涼,讓病毒有機可乘。

參考資料:

[1]《真相丨著涼就會感冒嗎?6類人最易感冒,有你嗎?》.央視新聞.2015.4.10

[2]《顛覆認知:著涼到底會不會導致感冒? | 商周專欄》.知識份子.2019.7.15

[3]《2019年12月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疾病預防控制局.2020.1.3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前列腺保養禁忌
前列腺保養禁忌
2025-04-07 11:12:38
如何提升寶寶免疫力
如何提升寶寶免疫力
2025-04-07 16: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