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癌大閘蟹可以適量食用,但不建議多吃。甲狀腺癌的發生與遺傳、電離輻射、碘缺乏等因素有關,而大閘蟹含碘量較高,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過量食用可能會加重甲狀腺癌病情。大閘蟹較難消化,加之寒涼性質易引起腹瀉、腹痛等不適。
1、誘發甲狀腺癌:大閘蟹屬於海鮮類食物,含有的碘較多,尤其是海帶、紫菜等,長期大量食用可能會誘發甲狀腺癌;
2、加重甲狀腺癌病情:甲狀腺癌患者大量食用大閘蟹,可能會刺激胃腸道黏膜,引起腹痛、腹瀉等胃腸道反應,加重甲狀腺癌患者的不適癥狀;
3、引起過敏反應:部分對海鮮過敏的人群,食用大閘蟹後可能會出現皮膚紅疹、瘙癢、胸悶等過敏癥狀,加重甲狀腺癌患者的不適;
4、誘發新陳代謝異常:大閘蟹等海鮮類食物中,膽固醇含量較高,長期大量食用易導致膽固醇攝入過多,可能會引起高脂血症,從而誘發甲狀腺癌;
5、其他影響:大閘蟹寒涼,大量食用后易導致腹瀉,從而加重甲狀腺癌患者的腹瀉癥狀。中醫認為大閘蟹屬於寒涼食物,易誘發或加重風濕病,以及傷風感冒等疾病。
甲狀腺癌患者應注意飲食多樣化,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還應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適量的運動,有利於提高機體免疫力。另外需定期複查甲狀腺功能,如果發現甲狀腺激素水準過低,需要及時補充左甲狀腺素鈉片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