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為什麼這麼熱
更新于:2025-03-26 06:18:02

本文轉自:長江日報

    □ 王麗童

    正值春暖花開之際,全國各地城市馬拉松賽事如火如荼。這些年來,馬拉松賽事熱度持續升高,在許多城市,中籤率一票難求。就在剛剛結束的武漢馬拉松上,超過45萬人報名,高居亞洲第一,中籤率低到驚人的十一比一。中國馬拉松平臺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共舉辦路跑賽事749場,參賽人次約705萬。

    與其他體育專案不同,馬拉松參賽人數可以用海量來形容,浩浩蕩蕩的人群跑過山川湖泊,跑過大街小巷,跑過現代化大都市,這一奇特景觀早已超出了普通體育專案的範疇,可以用“現象”來形容。為什麼馬拉松運動在中國越來越火?

    根據“馬拉松週期”的經濟學概念,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後,會進入以馬拉松為代表的全民路跑體育消費週期,我國是在2011年達到人均GDP5000美元。馬拉松運動這些年在我國逐漸受到歡迎,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當前,隨著我國居民在物質文化生活方面有了更高要求,對健康的需求也與日俱增。一方面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生活節奏變得更快,工作壓力增大,人們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度持續提升。另一方面,吃飽穿暖之後,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更高、更精準、更細化,健康管理需求也持續深化。馬拉松賽事中參與人數規模逐年擴大,反映我國生活水準的快速提升,也反映了整體健康意識的提升,對健康的認識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

    馬拉松賽事的火熱,背後是運動人口基數的迅速擴大。馬拉松是一種提腳就能動,堅持就有效果的運動,不只是馬拉松賽事,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公園社區,越來越多人加入跑步大軍,男女老少都從這種低門檻運動中獲得身心健康。其實,仔細觀察的話,不只跑步,各類體育運動如球類、游泳、冰雪運動甚至一度小眾的擊劍、射擊、拳擊等專案都在走入普通大眾。

    馬拉松也是一種社交型的體育運動,融合了體力與意志的挑戰,不僅是個人奮鬥的小舞臺,也是集體戰勝困難的大舞臺,在“以跑會友”“以跑結緣”中,幫助人們打破社交圈,突破自我,展示個性,收穫友誼,跑出健康與自信。

    “跑場馬拉松,愛上一座城。”馬拉松不僅是城市文化、公益文化、志願文化和禮儀文化的交匯點,還是將這些文化精髓轉化為推動社會前行的正能量。這樣的融合促進城市管理水準的提升,為人們的生活增添無限美好。

    (作者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