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甲亢明天甲減,甲狀腺怎麼這麼嬌貴?
更新于:2025-03-26 06:36:46

甲狀腺是人體內的一個內分泌器官,位於人體的頸部。它的體積不大,只有20-30克,位置也不甚顯眼。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器官卻經常鬧情緒——今天結節,明天甲亢、甲減了,這是為什麼呢?

甲狀腺是怎樣“挑大樑”的?

要瞭解甲狀腺為什麼容易出問題,我們先從它的重要作用開始講起。在人體這個大工廠里,內分泌系統調節的是身體內部細胞之間的資訊交流,我們的身體通過甲狀腺等內分泌器官(腺體)來產生各種各樣的分泌物質,這些物質對於人體的正常工作非常重要。

人體的主要調節方式有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兩種,甲狀腺的調節機制就屬於後者。它通過分泌甲狀腺激素來實現對人體各個器官的調節,雖然它的含量很少,卻在身體內作為資訊分子,隨體液運輸到全身各處。各個器官(或細胞)在接收到甲狀腺激素的信號后,會加強細胞內的活動,使得細胞的興奮性增強,產熱增加,也可以刺激神經細胞,達到增強神經系統興奮性的作用,使得身體更有活力。同時,甲狀腺激素濃度越高,對細胞代謝的促進作用也就越強。所以,甲狀腺激素是“名副其實”的鼓勁者,給身體細胞加油、喝彩。

甲狀腺激素越多越好嗎?

由上文不難得知,身體器官的活動強度受甲狀腺激素濃度影響,那麼甲狀腺激素是不是越多越好呢?當然不是!人體內甲狀腺激素的濃度一旦被破壞,產生的甲狀腺激素過多(或過少),機體就會有甲亢(或甲減)的反應。甲亢,全稱為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當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人體會興奮、失眠、多動、神經緊張,並且由於細胞呼吸速率增快,消耗能量增多,人體也會逐漸消瘦,同時患者還會因為精力旺盛,出現多動,易怒的癥狀。

與甲亢相對應的就是甲減,全稱為甲狀腺功能減退。當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少,人體則會精神不振,喜歡睡覺,全身無力,記憶力衰退,甚至誘發失智。

當然,引起甲狀腺疾病的原因還有很多,最常見的幾種原因如下: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需要碘的參與,如果機體的碘元素攝入不足,則會使甲狀腺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造成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

另外,甲狀腺的工作也受其他腺體,如下丘腦和垂體的控制,若是這些腺體功能異常(如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異常或垂體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分泌異常),也會導致甲狀腺工作的異常。若是這些異常不被重視,甲狀腺長期在不正常的外部條件下工作,就會“精疲力盡”,誘發甲狀腺結節,給甲狀腺帶來不可逆的損傷。所以,雖然它不顯眼,我們也要給它足夠的關愛。

別看甲狀腺結節感覺不痛不癢,實則有癌變可能。結節有良性和惡性兩種,若診斷為良性,則不必太過緊張,不會演化為癌症。但若是惡性,就要小心了,一定要及時治療,若是任憑它發展,就會有演化為癌症的可能。所以,勤觀察,早治療,才能防患於未然。

愛護甲狀腺,自查預防是關鍵!

甲狀腺本身承擔了巨大的工作量,加上其受內外環境的影響因素,“甲狀腺總是生病”也就不顯得過分奇怪了。那麼應如何預防並早發現呢?

適量攝入碘鹽

在平時生活中,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給甲狀腺提供充足的碘原料,讓甲狀腺“無後顧之憂”,助力甲狀腺激素的順利合成。加碘鹽的攝入,可以很好地滿足甲狀腺對碘的需求。但是也不能過量攝入碘元素,攝入過多反而會讓甲狀腺功能減退,甚至造成甲狀腺癌。因此,對加碘鹽的攝入一定要適量。一般來說,一天攝入50-1000微克的碘是正常的,也就是六勺左右的加碘鹽。因此,只要不過多攝入加碘鹽,對健康就沒有危害。

在家自查

日常檢查,也可以幫助我們瞭解甲狀腺的工作狀態。如果我們觸碰頸部時有明顯的腫大和痛感(如下圖所示),在視覺上能明顯看到脖子處有腫塊,吞咽時頸部有明顯痛感,或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身體有上文所述異常,我們就要提高警惕,去醫院做進一步診斷。

定期體檢

長期來講,體檢一定是必不可少的。通過血液化驗,就可以精確地知道甲狀腺激素的含量,方便醫生診斷、治療。 檢測報告中,甲狀腺激素和與甲狀腺激素相關激素含量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醫生通過檢查這些數據,就可以判斷是甲狀腺本身或者是其他腺體出現了問題。

例如如果一個患者甲狀腺激素含量很高,則說明甲狀腺本身合成功能沒有障礙,是其他腺體異常造成的。若甲狀腺激素含量低,則可能是甲狀腺本身出現問題或其他腺體出現問題,需要進一步化驗排查。當然,如果我們確診了甲狀腺相關疾病,也不用慌張,只要合理治療,遵循醫囑,甲狀腺還是可以恢復健康,重新“滿血復活”,為我們的身體繼續奉獻!

機器人小豹上崗
機器人小豹上崗
2025-03-26 06:04:11
馬拉松為什麼這麼熱
馬拉松為什麼這麼熱
2025-03-26 06: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