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座艙內,智慧空調自動調節溫濕度;在智慧家居場景中,環境監測系統主動凈化空氣……這些智慧交互的背後,都藏著一個關鍵“神經元”——感測器。這個被稱為“工業之眼”的小型裝置,不僅是數據採集的源頭,更是開啟萬物智聯世界的鑰匙。
長期以來,我國感測器產業發展緩慢,高端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微機電系統)感測器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近日,廣州“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媒體調研行聚焦新型顯示與積體電路產業,記者走進了廣州奧松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奧松”)。
創立於2003年的廣州奧松,構建出一條覆蓋材料研發、晶片設計、晶片製造、封裝測試及終端應用為一體的智慧感測器全產業鏈,形成了“設計—製造—封測—應用”閉環創新體系。
“這在國內是極少見的發展模式,其發展是一項重資產、高投入、長時間、又成敗難料的探索過程。可喜的是,現在我們已經實現了40餘款系列智慧感測器的量產,在新能源汽車、生物醫療與健康、智能家電、智能機器人、智慧工業製造等領域實現進口替代。其中,電容式溫濕度感測器系列產品在國產品牌的市場佔有率接近100%,打破國外壟斷局面。”廣州奧松副總經理陳新准說。
在奧松8英寸MEMS特色晶片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集成器件製造)產業基地建設現場,主體建築已經封頂。陳新準透露,這個預計2025年年中投產的“芯”工廠,月產能將達2萬片,工藝上也會有所提升,服務更大的市場需求。
值得關注的是,廣州奧松建設的“廣州市智慧感測技術概念驗證中心”入選2024年廣州市首批概念驗證中心,創新“苗圃效應”成效初顯。
截至2024年10月,通過提供“基礎科研成果篩選—規劃概念驗證方案—開展概念驗證評估—孵化培育”全鏈條服務,該中心入庫了20項概念驗證專案,其中1項註冊成立子公司並獲得投資,11項已完成可行性驗證、2項已完成樣機製造、2項已完成產品定製。
“我國感測器市場需求量很大,奧松的產能只是滄海一粟。我們希望通過概念驗證的模式,讓更多高等院校、初創企業的創新想法與技術,產出更多更好的國產智慧感測器產品。”陳新準表示。
策劃|林潔 黃麗娜 侯恕望
統籌|黎秋玲 宋金峪
文、視頻拍攝|李煥坤
圖|受訪者提供
視頻剪輯|王炯勳
視頻包裝|余梓濤 方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