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警惕!工作群內這種“補貼”別領,小心掉進騙局
更新于:2025-03-26 03:28:52

突然收到一條“企業內部”發來的消息,聲稱可以領取“國家財政補貼”,你是否會不假思索地點擊連結並按提示“申領”?這樣的“福利”有人心動了,按照指引一步步“申領”,殊不知卻是騙子設下的陷阱。記者22日從江門市公安局獲悉,不久前就有市民“中招”。

據介紹,今年3月,市民劉女士上班時看到有人在公司群發送一張圖片,圖片內容是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名義發佈的《2025年國家財政部補貼》聲明,聲明寫道:“根據國家財政部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佈通知,即日起實施發放2025年薪資補貼申請辦理事項……”圖片同時附帶一個二維碼,讓大家掃碼領取補貼。

由於是公司工作群內發佈,發佈人也是相熟的“同事”,劉女士沒有多想,掃碼進入申報頁面。頁面提示填寫姓名、身份證號碼可以申領多項補貼,劉女士便一一填寫,包括銀行卡號碼以及銀行卡密碼等資訊。

 

誰曾想一番操作后,等來的不是補貼,而是銀行卡的消費簡訊,提示銀行卡被轉走了三千多塊錢。這時劉女士才意識到,發佈資訊的同事是騙子假扮的,自己中了騙子的圈套,隨後立即報警。

民警介紹,工作群內的交流通常與工作事務相關,人們在這種情境下的心理防備相對較弱。詐騙分子正是看準了這一點,通過網路病毒將虛假資訊融入其中,使得受害者在慣性思維的驅使下,輕易地接受並相信了這些虛假內容。

騙子誘使人填寫銀行卡號、驗證碼、取款密碼、賬戶餘額等資訊,一旦集齊以上資訊,便能輕易轉走事主帳戶里的資金。這些資訊一旦洩露,資金就有被盜刷的風險。

民警提醒,防範此類詐騙,要做好網路病毒防護,讓騙子無“漏洞”可鑽;收到類似“掃描二維碼或點擊網站鏈接領取補貼”的資訊,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隨意在陌生網站上填寫身份證號、銀行卡號、銀行卡密碼等個人資訊,更不能按其提示進行轉賬匯款等操作,防止造成財產損失;如不慎遭遇網路詐騙,保存好聊天記錄、交易記錄等相關證據材料,立即撥打110報警求助。

文 | 記者 陳卓棟 通訊員 江公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