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協同鄉村振興,廣中醫在高州同日揭牌四基地
更新于:2025-03-26 03:55:08

“千年葯鄉”+“百年學府”,會碰撞出什麼校地合作的新火花?3月22日,廣州中醫藥大學與高州市校地共建活動在高州市根子鎮柏橋村正式啟動。活動現場,廣東省中醫藥發展與鄉村振興研究中心高州基地、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廣州中醫藥大學·高州工作站、廣州中醫藥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廣州中醫藥大學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正式揭牌。

據悉,雙方計劃共建中醫藥實訓基地、聯合開展南藥研發,以“千年葯鄉”與“百年學府”的智慧碰撞,打造校地合作新典範。

廣東省委督查室副主任、“百千萬工程”駐高州工作隊隊長、高州市委副書記郭靖表示,高州將深化教育、醫療、產業等多領域協同,借助廣中醫的專業優勢,推動南藥產業升級與健康服務能力提升。

學校黨委副書記邱亞洪表示,高州擁有深厚的紅色基因與發展活力。學校將充分利用柏橋講堂、人才驛站等資源,組織師生深入田間地頭,在荔枝林裡讀懂中國鄉村發展脈絡,讓思政教育真正“紮根泥土”。

本次活動以“校地共建 高質發展”為主題,通過掛牌、義診服務、社會實踐等形式,推動中醫藥資源下沉基層,助力鄉村振興。

活動期間,來自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第三附屬醫院的10位專家與“攜花巡鳳”港澳志願服務隊、“同心築夢”少數民族志願服務隊在柏橋廣場開展醫療志願服務,為村民提供免費診療、健康諮詢及用藥指導。服務隊成員協助專家為群眾進行中醫藥治療,累計服務群眾200餘人次。

“看到鄉親們信任的眼神,我們更感責任重大。”參與義診的侯政昆教授表示,將持續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讓優質醫療資源惠及更多基層百姓。

來自香港的伍行毅同學表示,此行見證了鄉村振興戰略的成果,未來定會發揮專業優勢服務群眾,努力成長為新時代灣區青年人才。

邱亞洪表示,未來,學校將持續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以“岐黃力量”賦能鄉村振興,以“紅色引擎”引領思政教育,為健康中國和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廣中醫智慧。

 文|記者 林清清

通訊員 廖曉鍵 蔡苗 艾克然木·吐地

圖|學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