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超前佈局:機器人、無人駕駛、低空飛行等領域構築城市發展新動能
更新于:2025-03-26 05:15:12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作者:林典馳

3月21日,深圳市委財經委員會(擴大)會議召開。會議提出,全面梳理、儘快實施數位化智慧化的新型基礎設施、傳統基礎設施的數位化智慧化改造提升,在人工智慧、機器人、無人駕駛、低空飛行等領域更要超前佈局,支持和鼓勵民間投資發展。

目前,深圳機器人產業已涵蓋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的完整產業鏈,眾擎機器人、優必選等企業引領人形機器人市場,而比亞迪、工業富聯、立訊精密等製造業巨頭則推動工業機器人滲透率持續攀升。

作為全球電子製造中心,深圳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尤其在人形機器人領域,頭部企業國產化率超90%,產業鏈供應鏈當地語系化率突破60%。深圳南山區半徑10公里內基本可完成機器人從設計到量產閉環。

3月,深圳更是一日“連發四箭”推出四份重磅檔,力求3年內全市人工智慧終端產業規模衝擊1萬億元;新增培育估值過百億機器人企業10家以上、營收超10億元企業20家以上,具身智慧機器人產業集群相關企業超過1200家。

汽車產業上半場電動化已經得到驗證,下半場智慧化的浪潮正在到來。進入下半場賽程,走在技術前沿的“新一代”智慧化則是深圳必爭之地。

無人駕駛是自動駕駛的最終目標,相比於汽車電動化對產業鏈的重塑,無人駕駛更像是對原有出行方式的再造。產業鏈不僅涉及汽車本身,還涉及車與人、車與路、車與車、車與雲。

從感知設備到自動駕駛方案,再到實際應用,速騰聚創、元戎啟行、佑駕創新等深圳企業已佔據行業高地。

去年,深圳首批入選五部委“車路雲一體化”試點應用試點城市名單。同年新增開放測試道路1162公里、累計達2000公里,新發放測試示範通知書435張、累計達1137張。其中,坪山區實現440公里道路全域開放,南山區開放自動駕駛載人示範網站近200個,前海開通4條自動駕駛公交示範線路,坪山、龍華、龍崗等區投放無人配送車超200台。

如果說機器人與無人駕駛代表著地面生產力的革新,低空經濟則讓深圳真正向三維空間要效益。

深圳筆架山上的萬架無人機表演,蓮花山上的無人機配送外賣、郊野公園裡的無人機運送AED設備……無人機正在進入城市生活。

數據顯示,深圳消費級無人機佔全球市場份額70%,工業級無人機佔50%,集聚大疆、豐翼科技等1700余家產業鏈企業。核心技術突破方面,深圳整合5G、毫米波、衛星通信等技術,建成覆蓋120米以下空域的“空天地一體化”安全網路,為超10萬架無人機提供精準定位與數據傳輸服務,低空飛行器研發、電池技術、飛控系統等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

從“無人機之都”到“天空之城”,深圳正在參與規則輸出爭奪國際話語權。

去年年底,在深圳市低空經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和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發佈了《深圳市低空經濟標準體系建設指南(V1.0)》。

該體系的推出,將在促進產業規範發展、保障公共安全、推動產業融合與協同發展方面發揮作用,助力深圳競逐“低空經濟第一城”。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的“超前佈局”已超越單一產業範疇,當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無人駕駛重塑通勤方式、無人機網路覆蓋天際線,這座“創新之城”正以超前佈局推動城市發展的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