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小食堂”溫暖留守老人心
更新于:2025-03-26 04:39:58

本文轉自:承德日報

本報記者 喬溪 通訊員 尹華威

初春的興隆縣塔前村,上午十點半,村裡的“幸福自助餐廳”便熱鬧起來,陣陣飯菜香氣飄散,勾人食慾。老人們陸續走進食堂,圍坐在餐桌旁,一邊嘮著家常,一邊等待著熱騰騰的飯菜。

紅燒肉、冬瓜燉豆腐、燒腐竹、西紅柿炒雞蛋……色香味俱全的菜餚依次出鍋,老人們吃得津津有味。“天冷自己在家做飯不方便,現在可好了,頓頓都能吃上熱乎飯,還不用自己動手做,又不用刷碗,真是太幸福了!”村民王大爺一邊吃著飯,一邊樂呵呵地對記者說。

近年來,該村青壯年勞動力陸續外出務工,留守老人吃飯難成為村裡普遍關注的問題。為了滿足老年人的需求,該村建成綜合養老服務中心並開設“幸福自助餐廳”,提供葷素搭配、好嚼易爛、營養健康的半公益三餐服務,開啟農村“互助式”養老新模式。

“我們每天都會根據老人的口味和營養需求,制定不同的菜譜,保證飯菜葷素搭配、營養均衡。”食堂負責人告訴記者。

“幸福自助餐廳”運行堅持公益性為主的原則,適當收取經營成本。老年人用餐每人每天10元,特困供養戶免費,均不限量。

除了服務老年人,塔前村養老綜合服務中心還面向全村65周歲以下村民、周邊工地工人、外地遊客、附近工廠職工等人員開放食堂,按照每人每天20元餐費收取,為更多群體提供便利。此外,該中心還提供紅白事招待、桌餐預訂等服務,進一步拓寬了服務範圍,提升了運營效益。

“我在北京工作,以前我們村沒有食堂,總想著父母在家吃得好不好,或者有病了該怎麼辦。”趙女士說,村裡建了集體食堂后,自己去體驗過,飯菜伙食都不錯,“我感覺這樣挺好的,我們在外面做事也放心,老人在食堂吃飯,現在身體也不錯,有人陪著聊天心情也特別好。”

“幸福自助餐廳”驅逐4名專職工作人員外,還組建了40人的志願服務隊,輪班負責食堂日常服務工作。遇有行動不便或患病不能到食堂就餐的老人或特困供養人員,志願者會及時提供點餐、送餐及康復護理服務。

“幸福自助餐廳”的開辦不僅解決了老年人的吃飯問題,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個交流互動的平臺。該村綜合養老服務中心一層為“幸福自助餐廳”,供應早、中、晚三餐;二、三層為醫療、娛樂、洗浴區,內設電梯等無障礙設施,老人們可以聊天、娛樂,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