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哈爾濱日報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理事楊碧薇:
中國詩歌之城 哈爾濱當之無愧
本報記者 於秋瑩 王靜/文
韓偉/攝
“哈爾濱被授予‘中國詩歌之城’,當之無愧!”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文學博士、藝術學博士後、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理事楊碧薇說。
楊碧薇研究領域涉及文學、搖滾、民謠、電影、攝影等,出版過《下南洋》等詩集、散文集、學術批評集共6部,主講網課《由淺入深讀懂漢語新詩》入駐騰訊視頻,獲《十月》詩歌獎、《詩刊》陳子昂詩歌獎、青年批評家獎等獎項。楊碧薇說:“很高興第三次來到哈爾濱,我對哈爾濱這座城市始終有著很獨特的印,因為這個城市本身就有很強的獨特性。這樣的北國風光是中國別的地方很少具有的,而且這裡有各種文化的交融,可以說給我一個出生在南方的人提供了一種不一樣的審美經驗和文學經驗。所以我的心裡對哈爾濱這個城市始終是非常嚮往的。年前我正好來到哈爾濱,領略了這裡美麗的冬日景色。哈爾濱在我心中的印象來自於她一直以來帶給我的文學滋養。這裡有很多的詩人作家,比如蕭紅,我之前曾專程到呼蘭區看蕭紅故居。這一切都在我心裡沉澱出一個想法,我覺得哈爾濱這座城市應該有一個文學的命名,正好哈爾濱被授予了‘中國詩歌之城’,我覺得她是當之無愧的。因為這個地方已經有那麼多的作家詩人在這裡一代又一代地耕耘,把他們生命的精華和情感的精華都沉澱在這片黑土地中。哈爾濱以後在詩歌上會有更多的發展,也會讓更多的人領略到哈爾濱在北國風光之外的詩歌之美、文學之美和精神之美。”
楊碧薇說,冰雪文化是大眾非常喜聞樂見的,很多沒有見過冰雪的人,都會對冰雪充滿嚮往。以前冰雪文化可能更多的是在民間的層面、大家口頭談論的層面,除了北國這些詩人和作家會寫冰雪之外,其他人可能對於這方面文字的書寫不夠多。哈爾濱被授予‘中國詩歌之城’之後,哈爾濱的冰雪文化會吸引更多的人到這裡來感受、來創作。我相信別的地方的詩人作家來到這裏創作也會寫出更多和冰雪有關的題材,延展自己的寫作邊界。
活動現場,楊碧薇帶來了自己的一首詩《給冬妮婭的信》。楊碧薇說,冬妮婭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爾·柯察金的初戀女友,“我想借這個人物的名字來傳達一個想法,就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勇敢追尋自我,尋找我們心中真正的自我需求,勇敢地面對生活,活出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