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起源,展現印記
更新于:2025-03-26 06:12:30

本文轉自:張家口日報

追溯起源,展現印記

——陽原泥河灣舊石器時代文化精品展側記

本報記者 馬國萍 通訊員 仝輝

探索人類的起源與演化、文明的進步與發展,促進科學的普及和文化傳承……

今年3月到5月,一場以“閃耀東方——泥河灣百萬年人類印記”為主題的舊石器時代文化精品展在國家自然博物館開展,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遊客前往觀展。展覽通過200余件石器、古生物化石、遺址場景復原模型等展品以及多媒體,全面展示了泥河灣遺址群的豐富內涵和獨特魅力。

泥河灣遺址群位於陽原縣境內東部地區的桑幹河流域,內有多處舊石器時代遺址,是我國最早發現並進行系統發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群之一,也是東亞地區舊石器遺址分佈最密集、時間延續最長的舊石器時代遺址群,完整記錄了人類從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發展演變的全過程。豐富的文化地層、驚豔的出土文物,使其成為我國乃至世界獨具特色的舊石器考古研究基地。

此次展覽精選了近百件珍貴文物,包括石器工具、動物化石以及古人類生活遺跡,生動再現了距今約200萬年至1萬年前泥河灣地區古人類的生產生活場景。展覽設置了四個單元:“泥河灣——東方人類的故鄉”單元呈現泥河灣在人類起源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泥河灣動物群——古生態環境的見證”單元通過展示動物群化石,揭示古生態環境奧秘,向觀眾展示了泥河灣地區的地質變遷和古人類活動的歷史脈絡;“舊石器時代文化——古人類的智慧結晶”單元展出各類舊石器,包括砍砸器、刮削器、尖狀器等,展現了古人類在工具製作上的高超技藝和智慧;“泥河灣遺址群的考古與發展歷程”單元回顧了遺址群的考古發掘歷程與重要成果。

展覽現場,一件件石器工具和化石靜靜地陳列在展櫃中,仿佛在訴說著遠古的故事。一位群眾在參觀後感慨道,“這些石器雖然簡單,但它們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見證了人類從蒙昧走向文明的漫長歷程。”展覽還通過多媒體技術,還原了泥河灣古人類狩獵、採集、製作工具的場景,讓觀眾彷彿置身於遠古時代,感受人類祖先的生存智慧與頑強精神。

此次展覽不僅是一次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科學的普及。展覽期間,國家自然博物館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研究員們,現場為觀眾及記者講解了展覽的意義。

國家自然博物館副研究員魏屹表示,“泥河灣遺址群是我國最早發現並且進行系統發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群之一。它以密集的遺址分佈連續的地層序列以及豐富的古人類文化遺存而出名,它由近400個遺址構建起了中國北方近200萬年至1萬年之間古人類演化的文化序列,被譽為東方人類的故鄉。此次展覽,引導了大眾和科研工作者走近泥河灣,深刻瞭解泥河灣在人類起源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古生態環境奧秘和遺址群的考古發掘歷程與重要成果。從而探尋東方人類的起源,感受古人類的智慧與創造力,領略這片古老土地的深厚文化底蘊。”

此外,展覽期間,主辦方還精心準備了紀念小卡片。這些卡片正面精美地印製了化石的圖案,而背面則特意留白,參觀者可以留下自己的手印,以此作為獨特而珍貴的紀念。

此次展覽不僅是對泥河灣文化的致敬,更是對人類起源的深刻思考。正如一位來自北京的觀展者所言,“泥河灣的每一塊石器,都是人類文明的基石;每一件工具,都是智慧的火種。”泥河灣遺址群近400處遺址構建起了中國北方近200萬年至1萬年間古人類演化的文化序列。

能不憶蘇祠
能不憶蘇祠
2025-03-26 03:14:26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25-03-26 03:27:15
一手煙火 一手詩意
一手煙火 一手詩意
2025-03-26 03:29:32
春在溪頭薺菜花
春在溪頭薺菜花
2025-03-26 03:31:14
從詩經里走來的桃花
從詩經里走來的桃花
2025-03-26 03:35:34
唯將此心付方圓
唯將此心付方圓
2025-03-26 03:5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