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多次強調:最傷腸胃的行為,不是飲食!而是頻繁去做這4件事
更新于:2025-03-26 03:23:44

“哎呀,今天吃了個辣的,胃又開始不舒服了。”“肯定是昨晚吃宵夜吃壞了肚子。”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習慣把腸胃問題歸咎於飲食,好像只要管住嘴,腸胃就能萬事大吉。但作為一名健康科普人,我得告訴你,真正傷害腸胃的,可不止是那些“不該吃的東西”,那些看似平常的日常行為,才是腸胃健康的“隱形殺手”!

久坐不動,腸胃“生鏽”了

現在的人,上班一坐就是八小時,下班了癱在沙發上刷手機、追劇,一天到頭幾乎沒怎麼動彈。腸胃可不是個閒不住的器官,它需要適度的運動來促進蠕動,説明消化吸收。久坐不動,腸胃就像一台長期閑置的機器,慢慢“生鏽”了。

就像我有個朋友,每天坐在辦公室對著電腦,一坐就是大半天,平時也幾乎不運動。時間一長,他發現自己消化越來越不好,吃點東西就肚子脹,還老是便秘。這是因為腸胃蠕動變慢,食物在腸道里停留時間過長,水分被過度吸收,大便就變得又干又硬,排便自然就困難了。

吸煙酗酒,腸胃“遭殃”

“飯後一支煙,賽過活神仙”,“無酒不成席”……這些老話可害了不少人。吸煙時,煙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會刺激腸胃黏膜,讓腸胃的血管收縮,減少黏膜的血液供應,黏膜的抵抗力就會下降,容易引發胃潰瘍、胃炎等問題。而且,吸煙還會干擾胃酸分泌,讓胃酸分泌變得不規律,進一步影響消化功能。

喝酒就更不用說了,酒精可是個“狠角色”,它會直接損傷腸胃黏膜,引起黏膜充血、水腫,甚至出現糜爛、出血。長期大量飲酒,還會導致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受損,胃酸、胃蛋白酶等消化液的分泌也會受到影響,消化功能紊亂,各種腸胃疾病就接踵而至了。

忽視口腔衛生,腸胃“受牽連”

口腔是消化系統的“大門”,如果口腔衛生不好,細菌就會從這裡“溜”進腸胃,引發疾病。很多人刷牙只是隨便應付一下,甚至懶得刷牙,食物殘渣就會在口腔里滋生細菌,這些細菌隨著唾液吞咽進入腸胃,就會引起腸胃感染。

而且,口腔里的幽門螺桿菌也是個麻煩的傢伙。它可以通過唾液傳播,如果口腔衛生差,就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這種細菌會在胃黏膜上“安家落戶”,引起胃炎、胃潰瘍,甚至增加患胃癌的風險。

忽略早餐,腸胃“鬧情緒”

“早餐吃不吃無所謂,中午多吃點就行。”這種想法可大錯特錯了。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它能喚醒沉睡了一夜的腸胃,讓腸胃開始一天的工作。如果長期忽略早餐,腸胃就像一台空轉的機器,胃酸會不斷分泌,卻沒有什麼食物可以消化,時間一長,胃黏膜就會被胃酸“侵蝕”,容易引發胃炎、胃潰瘍等問題。

而且,不吃早餐還會讓腸胃的生物鍾紊亂,影響腸胃的正常蠕動和消化功能,到了中午,腸胃可能已經“罷工”了,即使吃再多,也難以正常消化吸收,長期下來,腸胃健康就會受到嚴重影響。

腸胃是我們的“第二大腦”,它默默承受著各種壓力,卻很少“抱怨”。但這些看似平常的壞習慣,卻在不知不覺中給腸胃“添堵”。別再讓這些“隱形殺手”傷害你的腸胃了,從現在開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運動,戒煙限酒,注意口腔衛生,按時吃早餐,給腸胃一個健康的環境,讓它好好工作,你的身體也會更健康!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