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比亞迪跌超5%,港股科技50ETF(159750)回踩20日均線,昨日“吸金”近2000萬元
更新于:2025-03-26 02:07:16

港股早盤寬幅震蕩,科技股波動加劇,高偉電子漲超9%,美團-W漲超2%,蔚來-SW、比亞迪股份跌超5%,葯明合聯、三生製藥跌超4%,騰訊控股小幅上漲0.1%。

場內熱門T+0品種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跌0.72%,盤中回踩20日均線,溢價率超1%,盤中或有資金凈申購,昨日獲資金凈申購近2000萬元,

消息面上,港股科技50ETF(159750)多家成份股已披露財報——

第一權重股騰訊控股四季度營收凈利均雙位數大增——實現收入1724億元,同比+11%,環比+3%;實現經營盈利515億元,同比+24%;Non-IFRS歸母凈利潤553億元,同比+30%。

小米集團單季營收首次破千億元,達1090億元,同比增長48.8%,是2021年第二季度以來同比增長最快的一季,刷新單季業績歷史紀錄。

吉利汽車2024年營收2401.9億元,同比增長34%;歸母凈利潤166.3億元,同比增長213%。

小鵬汽車實現營收408.7億元,同比增長33.2%;毛利率達14.3%,同比提升12.8個百分點。小鵬汽車的凈虧損也大幅縮減,由2023年的103.8億元收窄至57.9億元。

葯明康得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創歷史新高,達到115.39億元,環比增長10.31%;第四季度歸母凈利潤29.17億元,環比增長27.22%。

中信建投觀點認為,國內AI產業發展仍處於啟動初期,中期投入、發展也是大勢所趨,但短期也存在上漲斜率過快、炒作方向魚龍混雜等擔憂。中期來看,科技行情也有望逐步向“真景氣”線索進一步集中。

投資層面,中泰證券電子行業首席王芳認為——

一,可以看長一點。DeepSeek的橫空出世,背後也有漫長的積累過程,團隊最早的技術探索始於2015年,科技是非常需要耐心和時間的,但科技又是確定不斷向前發展的,只要是在正確的大賽道上,可以更耐心一點。

二,可以看寬一點。科技是充滿競爭的,不斷反覆運算的領域,因此,在充滿爆發力的同時,也充滿了波動性。所以,在做科技投資方面還是要看寬一點,擁抱科技大方向,如果局限於某一個細分領域、某一個具體技術、某一個具體個股,難度也很大

聚焦互聯網、醫藥、新能源車等多個科技領域的港股科技50ETF(159750)備受資金關注,年內份額大增近240%。其跟蹤的港股科技指數為市場上唯一100%覆蓋“科技十巨頭”(阿裡巴巴、騰訊、美團、小米、比亞迪、京東、網易、百度、吉利汽車、中芯國際)的港股科技類指數,且權重佔比高達70%,對各領域科技龍頭均有佈局。其中,ATM(阿裡巴巴、騰訊、小米)權重佔比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