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315的熱鬧勁兒還沒散呢,醬油行業差點就“一騎絕塵”,熱度趕超315啦!事兒是這麼回事,國內一家媒體搞出的一則檢測報告,直接把醬油行業“懟”到了風口浪尖上。這家媒體可夠“狠”的,拉著13款號稱“零添加”的醬油,跑去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做檢測。
結果一出來,好傢伙,12款醬油被查出有鎘,7款被查出有總砷。雖說這些數值都沒超過安全限值,可“零添加”“有機”這些宣傳口號,跟這檢測結果一對比,那反差大得,直接把消費者們嚇得“小心肝撲通撲通”直跳,心裡全是擔憂。
這消息一放出來,就跟點著了火藥桶似的,迅速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一時間,大家對醬油品質的信任就像被戳了個洞,危機悄無聲息地就來了。
大家瞧,核心就是這張圖哈。您要是第一眼瞅見這圖,絕大多數號稱 “0 添加” 的醬油都測出了砷和鎘,是不是感覺所有醬油都 “翻車” 啦?就跟趁著 315 熱度還沒散,搞出個超級大新聞似的。
“雖然,但是”。
但實際上呢,這圖裡最大的 “貓膩” 在最後一行:“鎘、總砷的定量限均為 0.005mg/kg” 。啥叫定量限呢,簡單說就是儀器能測出東西的最低值,您要不理解,就當它是儀器的 “靈敏度” 吧。
按照咱們的國家標準 GB2717 - 2003《醬油衛生標準》規定,醬油里總砷的上限是 0.5mg/L ,鉛的上限是 1.0mg/L ,可這標準里壓根兒就沒對鎘的含量明確要求哦。這麼一看,圖裡的定量限比國標要求高了整整 100 倍!這啥概念呢,說白了,測出來的這些醬油可都是合格產品哟。
說真的,鎘和砷作為廣泛存在於土壤中的元素,農作物幾乎是必有的,你要是真含量為零,我還得懷疑你這醬油是不是糧食釀造。國家對此也給出出了標準:
《GB2762-2022食品安全國家標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醬油主要原料中“鎘”的限量為:大豆≤0.2mg/kg,小麥≤0.1mg/kg,食用鹽≤0.5mg/kg
砷的限定:調味品 (水產調味品、複合調味料和香辛料類除外)總砷≤0.5mg/kg,複合調味料無機砷≤0.1
要是非得找找醬油里鎘含量的標準,那就得參考 GB2762 - 201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在這個標準里,雖然沒直接給醬油的鎘限值 “劃道線”,但把醬油歸到調味品序列里啦。您猜怎麼著,調味品里鎘限量是 0.1mg/kg 呢。
我對著這表格那可是一頓猛翻,就想瞅瞅啥產品能測出低到 0.005mg/L 這麼 “可憐巴巴” 的鎘含量。嘿,您猜怎麼著?居然是瓶裝水!您想啊,瓶裝水這玩意兒,那可是經過層層過濾、淨化,力求純淨得跟剛出生的小 baby 似的。它對水質要求極高,鎘這種重金屬雜質自然得被 “趕盡殺絕”,能測出這麼低的含量,倒也不稀奇。
在咱們的食品檢測行業里,對不同產品的重金屬含量要求那可大不一樣。就拿這鎘含量來說,除了剛才提到的調味品限量是 0.1mg/kg(約等於 0.1mg/L ,因為 1kg 水體積近似 1L),像大米這種主食,根據 GB 2762 - 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規定,鎘限量在 0.2mg/kg 。
所以啊,大夥真別被這張圖給忽悠咯,市場上大部分醬油在這些指標上那都是杠杠的,妥妥放心用!
事件發酵后,發文媒體很快就下架了該文章,但事情已經已經捅出來了,並且霸佔了熱搜。
但是這次事件就很蹊蹺,有網友表示:醬油沒有重金屬只有兩個可能,用的壓根是外星或者太空的某種類似大豆的生物,或者說這根本不是大豆釀造的,用的某種手段脫離提純了氨基酸,航太科技和生物科技得有一個。
味事達遙遙領先!味事達一時間成為醬油行業的白蓮花!(但是這也太糙了吧?)味事達的母公司是福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這是全球食品行業巨頭亨氏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新加坡福達食品集團有限公司(Foodstar Holdings Pte Ltd.)在中國設立的投資性公司。
在商業江湖中,境外資本對本土品牌的打壓手段層出不窮,令人憤慨。
就說蓮花味精,曾是家家戶戶信賴的調味佳品,以實惠與優質贏得廣大市場。然而,被境外資本控股的某雞精為搶佔市場,不擇手段地抹黑蓮花味精。他們炮製“味精致癌論”,四處散布謠言,讓不明真相的消費者心生恐懼。可憐蓮花味精銷量一落千丈,差點被擠出市場。前不久中儲糧運油車事件同樣暗藏玄機。一些目的不明的人,故意將中儲糧運油車與一些不良事件關聯,惡意造謠中儲糧油品質量有問題。中儲糧作為國內糧油領域的重要本土企業,承擔著保障國家糧油安全的重任,卻無端遭受抹黑。儘管中儲糧迅速闢謠並採取措施,但仍對其品牌形象造成衝擊,背後有著什麼目的也未可知。
霸王洗髮水也曾遭遇重創。2010年,香港媒體突然爆料其洗髮水含致癌物質二惡烷。消息一出,輿論瞬間沸騰。可實際上,二惡烷在同類產品中普遍存在,且霸王產品含量遠低於安全標準。但這一惡意炒作,讓霸王股價暴跌,市場份額嚴重受損。背後極有可能是境外資本為打壓本土日化品牌,聯合媒體進行的一場惡意行銷,妄圖將霸王擠出市場。這些有著境外資本若隱若現的事件一次次用低劣的手段,打垮了我們很多本土品牌,好在本土品牌正不斷抗爭,在消費者支援下努力重振旗鼓。
但是深入瞭解后,財狗發現消費者都在討論鎘、砷是否超標,媒體引導等方面,而媒體基本在炮轟0添加。
可以看出來,九年義務教育的成果是巨大的,這次醬油事件很幸運的沒有滑向輿論深淵,但是媒體們不知道為啥一直盯著0添加掰扯個沒完!可以說本次事件受傷最深的就是千禾醬油!
總之本次事件很抽象,我再關注關注,看後續有沒有什麼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