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千萬網紅阿浩帶貨被封,內幕曝光,已經衝上熱搜
更新于:2025-04-17 17:05:13

千萬網紅賣減肥藥,被警告七次

現在的網紅主播,為了帶貨,真的是什麼招都用上了。

近日,“主播靠暴食和擦邊賣爆減肥產品”一詞條衝上了熱搜,引發網友的眾多討論。不少網友感慨:為了賣減肥藥,現在的主播都做到這種程度了。

圖源:微博

在快手有著1745.9萬粉絲的網紅@阿浩不忘初心,是一位美食主播,有著“大胃王”的稱號,即非常能吃。

圖源:快手

作為一個美食主播,阿浩在直播間給觀眾表現的,就是吃各種美食,且量非常大。除此之外,阿浩還帶貨減肥產品,即“仁和左旋肉鹼”減肥藥。

圖源:快手

為了將減肥藥推銷出去,阿浩和其團隊也是費盡心思,最常見的方式是在直播間中暴飲暴食以及展示乾癟的身材。

一般來說,人攝入過多的食物,一定程度上是會發胖的。但在阿浩的宣傳中,人在暴飲暴食後不僅不會發胖,甚至還能更瘦,發揮作用的就是其帶貨的減肥藥。這種操作,可謂是將減肥藥的“神奇”效果宣傳了出來。

觀眾經常能在阿浩的直播間看到這種畫面:阿浩或者助播在鏡頭前狂吃各種食物,他們身後則站著瘦骨嶙峋的幾位美女。為了展示纖細的身材,美女們還會將衣服撩起來,露出乾癟的腹部,以及因為過瘦而凸出來的骨頭。

圖源:快手

不得不說,這種畫面給人的衝擊力還是很大的。在螢幕上,阿浩或者助播還會不時的推銷減肥產品,並將產品展示到鏡頭中。

圖源:快手

為了給直播間的觀眾帶來樂子,也為了刺激消費,美女們還會各種整活。比如,美女主播會表演20分鐘內吃下至少30個毛雞蛋,一分鐘吞咽50多個餃子。

圖源:快手

暴飲暴食之後,美女主播會一次性吃下4粒減肥藥。一邊將減肥藥含在嘴裏,一邊展示纖細的身材。而這,無非是為了證明減肥藥的效果。有時候,為了吸引更多的觀眾,直播間甚至會上演一些擦邊低俗的內容。

圖源:快手

這種戲碼經常在直播間上演,為了讓觀眾更信服,美女主播甚至拿自己的家人發毒誓:不是吃仁和瘦的咋辦?出門死、死全家。

阿浩也會在言語上刺激觀眾消費,向觀眾灌輸以瘦為美的觀念:這是個以瘦為美的年代,你瘦一點兒必然美一點兒,你美一點兒必然自信一點兒。

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阿浩甚至貶低肥胖人群:如果旁邊來一個240斤的大老娘們兒,280斤的大胖丫頭往這一坐,一股羊騷味,渾身一股汗臭味兒。

不少消費者被這種戲碼所欺騙,紛紛下單。新快平臺的數據顯示,“阿浩不忘初心”直播間最近30天直播帶貨仁和左旋肉鹼64場次,銷量3.84萬單,銷售額575.07萬元。

圖源:微博

新快平台的數據分析顯示,“阿浩不忘初心”的受眾呈現出鮮明的特徵:男性粉絲居多,佔比過半;年齡主要集中在31~40歲。

該年齡段的中年男性,其實正處於易發胖的階段,有身材焦慮,很容易被直播間中的宣傳所刺激下單。

當然,也有部分網友心動之餘害怕這個藥有副作用,並在直播間里發出疑問。

阿浩倒是臉部紅心不跳的給出回應:不頭暈、不噁心、不心慌、不氣短、不拉肚子、不腹瀉。只要你年滿14周歲,不是孕婦哺乳期都可以吃。

但黃河報的工作人員透露,其購買一單“左旋肉鹼”後,發現產品說明書提示:食用本品后如出現腹瀉,請立即停止食用。

該產品禁忌說明里明確提出“不適宜人群包括少年兒童、孕婦、乳母、慢性腹瀉者”。

這明顯和阿浩直播間中宣傳的有出入,其實有不少購買過該產品的網友反饋,“他賣減肥藥,我還買了,沒效果”“我買過,一點兒用沒有”。

還有不少網友看不下阿浩直播間的戲碼,將其直播間舉報了,理由是有違規行為。但舉報成功后,阿浩直播間也僅僅被封禁了一天,其直播便恢復了正常。

圖源:快手

其實,這並不是阿浩直播間第一次出問題。據瞭解,僅在2024年下半年,該直播間就至少7次被平臺予以警告處罰,原因多是直播內容存在不當言論或違規行為。

只是,被警告了這麼多次,阿浩直播間依舊我行我素,暴飲暴食的相關戲碼還在上演著,無視平台的規則和網友的不滿。

不少網友表示,網紅直播間賣減肥藥根本信不過,希望平臺能將這種直播間封殺。不過,目前,@阿浩不忘初心該賬號的狀態還是正常的。

圖源:微博

還是希望阿浩能意識到自身的問題,儘早做出整改。傷害消費群權益,違反平台規則的直播間是長久不了的。

直播間賣神葯,主播套路多

在直播電商中,賣葯的主播並不少。因為藥品的特殊性,平台針對此類直播間多有限制。但不少主播為了規避平台的規則,通過各種方式的向觀眾傳遞資訊,宣傳藥品的神奇效果,達到賣貨的目的。

去年11月,某社交平臺上的千萬級買手主播“麥琪啦”,就通過賣“神葯”賺得盆滿缽滿。麥琪啦透露其雙11戰績:一天賣2千多萬,這一周賣2.6個億。

麥琪啦的帶貨密碼,全都藏在其特殊的話術中。在帶貨藥品時,其宣稱這些產品具有醫療保健作用,並暗示消費者這些產品能夠治療疾病,甚至腫瘤。

比如,將“尿毒症”說成“那個尿,某毒,某什麼症”,用 “CA”指代“惡性腫瘤、癌症”。在說到成效時,就用“相當哇塞”、“立竿見某影”等詞。

這些模棱兩可的話術,很容易讓消費者浮想聯翩,勾起消費者的下單慾望。

圖源:微博

有不少網友舉報了麥琪啦,麥琪啦或許是為了躲避風頭,將其小紅書賬號內容全部清空。

平臺也做出回應:已關注到相關信息,經查帳號‘麥琪啦’存在直播間銷售商品違規宣傳行為,目前已對該賬號進行停播和帳號貼條處罰。平臺正回查其他違規情況。

還有一些主播,故意誇大所帶貨產品的功效。但是,主播並不親口說出,而是通過各種形式表達出來。

比如,有主播為了宣傳藥品能治療某些疾病,不親口說出疾病的名字,而是指出海報上的文字:肺癌、食管癌、肝癌。

還有主播通過玩文字遊戲來傳遞產品的功效資訊,比如:讓你的家庭再也碰不到這個字,兩個點、一個廣、三個口、一個大山的山。

圖源:抖音

很多求醫心切又沒有錢,或者不明真相的消費者,在主播的引導下,真的很容易輕信宣傳就下單。

如果藥品沒有問題只是沒有所謂的神奇功效,消費者購買后,往輕了說只是被騙了一點小錢。但是,如果藥品本身存在問題,消費者購買后沒病反倒吃出了病,那才是最麻煩的。

可悲的是,現在有不少主播為了利益,不顧消費者的權益和相關的法規法紀,誇大藥品功效或帶貨不符合標準的藥品。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報,2023年查處“神聖醫生”“神葯”廣告違法案件達9572件,罰沒1.25億元。

這些主播應該加強法治意識,不要在違法的邊緣反覆試探。雖然現在能獲取一時的利益,但若真的被調查,是難以逃脫相關的責任的,甚至有可能毀了自己的事業。

消費者也應該加強辨別真假的能力,不可輕信直播間的話術,還是應該到正規的地方購買相關藥品。如果已經上當受騙,也要敢於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尋找相關的機構維權。

這種賣神葯的主播頻繁出現,平臺也有一定的責任。平台還是應該加強監管,及時處置某些違規的主播,維護好平臺的生態環境。

吳豔妮,還沒贏夠
吳豔妮,還沒贏夠
2025-04-02 14:2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