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末90年代初,台灣樂壇有四大天后,她們是葉倩文和張清芳、林憶蓮、陳淑樺。
葉倩文、林憶蓮還在舞臺上活躍,陳淑樺因母親的離去失去了生活的力氣,當年被稱為四大天后之首的張清芳,如今也銷聲匿跡。
沒有緋聞,沒有堅持,只有一切隨緣的心境。
01
1966年8月31日張清芳出生於臺灣,家裡有五個兄弟姐妹,她是老小。
因人口眾多,家裡時常入不敷出,媽媽一狠心把她送了人,張爸於心不忍,一次趁著酒勁把她要了回來。
在外被人另眼相待的遭遇烙在張清芳的心裡,於是她力求各方面都出彩,從而紮根於親人間。
她大學就讀臺灣五專——中國市政專科學校,即今天的台灣中國科技大學。
1984年,台視推出第一屆《大學城》歌謠創作比賽,這也是台灣電視史上第一個學生選秀節目,吸引了在校的張清芳。
決賽時她唱了一首《月琴》,而台下的評委正是《月琴》的原唱鄭怡。
沒有初出茅廬的青澀,颱風穩健的張清芳憑著清亮的嗓音獲得演唱組冠軍。
這個比賽由當時的新格唱片主辦,新格一直致力發揚臺灣的本土音樂,挖掘民歌新人。
脫穎而出的張清芳參加了新格《金韻獎創新系列》的錄製,隨後點將唱片循著歌聲把張清芳簽下,成為旗下第一位女歌手。
1985年推出第一張專輯《激情過後》,這噱頭十足的名字,很讓人為第一次獨立發專輯的她捏把汗。
一個雙九年華的女大學生,唱著“在激情過後,我空虛不已”,不要說民風尚未開化的當時,就是催婚催生的現在,也讓人思緒聯翩。
一邊是清新靚麗的嗓音,一邊是臉紅心跳“大人的歌”,如此反差成了歌壇熱門話題。
《激情過後》狂賣了30萬張,榮登該年最暢銷專輯,從此張清芳開啟了銷量女王的歌唱生涯。
1986年,點將趁熱為張清芳推出第二張專輯《我還年輕》。
同名主打歌《我還年輕》將她的聲音特質發揮得淋漓盡致,尤其是高潮部分的和聲和拍手極富質感,顛覆了當時的芭樂流行音樂,激爽高音掀翻了整個台灣樂壇。
在賞心悅目的娛樂圈張清芳獨闢蹊徑,選擇性的露臉讓大眾對她的神秘感有了無限遐想。
沒有亮眼外型,僅憑過人的演唱技巧,她征服了歌迷和媒體,成為實力派的領軍人物。
張清芳以一年一張專輯的速度,穩穩地保持著高銷量。
聲名鵲起的她有了更大的底氣,這時她和公司談判,要拿下大部分唱片的版權,這前瞻性的舉動為她後來的財富夯下牢固的基石。
90年代,臺灣歌壇進入群英爭霸階段,張清芳越唱越勇,事業走向巔峰。
1992年發行的《光芒》專輯創下百萬張銷售量,橫掃各大音樂獎項。
其中和優客李林合唱的《出嫁》成了最熱門的婚禮進行曲,在“用一生一世的心,等待一生一世的情”誓言中,見證了無數對為愛憧憬的佳偶。
因為這歌不僅讓優客李林火了一陣,坊間還傳出林李爭芳,哥倆為此負氣了一陣子,後來陰霾散去,兩人上綜藝時,為了替弟子們爭選張清芳的歌,又牽出了這一段理還亂的“故事”。
張清芳這把雅俗共賞的好聲音,讓她在樂壇內外圈粉無數。
從1994年開始,她不時舉辦大型巡迴演唱,場場安可;出版的30+張專輯,張張銷量領先,被媒體奉為歌壇“東方不敗”。
2000年,為愛淡出歌壇的她成為臺灣談話節目與廣播的主持人,並入圍電視與廣播金鐘獎,成為金曲獎與金鼎獎“鍍雙金”的華語世界天后級女歌手。
02
事業的高歌猛進,卻讓她的情感顯得跟不上調。
1989年,她與製作人曹俊鴻相戀。
這對歌壇的金童玉女音樂相通,事業相互成就,曹俊鴻為她創作出《出嫁》、《想你到心慌》等無數膾炙人口的歌曲,張清芳在他罹患癌症時不離不棄,悉心照顧。
病痛的折磨讓曹俊鴻生無可戀,即使有寬心的人在身邊。
後來曹俊鴻接觸了佛教,逐漸開悟。
“眾生在生死之中,獨來獨去,獨生獨死。”身外一切皆虛幻,放下即是善果。
於是他結束了十年的愛情長跑皈依佛門,徒留張清芳在俗塵中舔舐情傷。
落了單的她痛心地告訴朋友:以後再也不想戀愛了,如果可以,只結婚。
有時一語成讖,2002年,張清芳認識了台灣投資教父宋學仁,50歲的他時任高盛亞洲區副董事長,身價頗豐。
交往不久張清芳主動提出結婚,2004年,兩人步入婚姻的殿堂,兩個兒子相繼出生。
張清芳一直把得到家人的認可放在首位,現在有了自己的小家,她更全力付出,甚至“享受”那種被需要的感覺。
如此事業型的大女主婚後慢慢淡出演藝界,回家相夫教子,成了宋先生期望的賢內助。
2010年,張清芳受邀在臺北小巨蛋舞臺複出演唱,這次的演出,是她和宋先生軟磨硬泡才獲得許可。
生活表面的順遂遮掩了她內心的渴望,接受採訪時,她笑稱自己是個“夫管嚴”,說一不敢二,那笑容過濾出幾多無奈和落寞。
五彩斑斕生活的真實只有當事人深知。
03
2015年,張清芳正籌辦“芳華盛宴”演唱會,宋學仁因急性盲腸炎住了院。
演唱會已經進入倒計時,張清芳一邊跑醫院照顧先生,一邊在現場走臺,恨不能分身。
好在堅韌的她扛了下來,先生手術順利,演唱會如期舉行。
在舞臺上她看見還沒完全恢復的宋學仁來到現場給她支援,瞬間淚目。
在演唱《深邃與甜蜜》時,她激動地說:"這首歌我不能不唱,我太愛了,宋先生因為這首歌認識我、愛上我"。
宋先生是張清芳的歌迷,因歌識人,因歌相近是他倆獨有的緣。
曾經她披著婚紗唱這首歌送給宋先生,如今在演唱會上,她再次為他唱起這首歌,這份濃烈而甜蜜的情感更承載了數萬歌迷的豔羨和祝福。
每一個被定義成功的女性都逃不開“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這個偽命題。
在歌壇呼風喚雨的張清芳用新的身份“家庭高級保姆”,回答了這個問題。
每天家裡所有大小事先經她手,除了要妥帖的安排全家人行程外,還要統籌司機、保姆等所有人員的工作任務。
她“日理萬機”,基本沒有自己的時間,即使和友人偶爾小聚,期間就會接到無數個催命奪魂Call,彷彿離開了她,那個家就轉不了了。
這種沒了“自己”的豪門生活,其背後的自由貧瘠無比。
靈魂的渴望唯有在現實抵達。
糾結了許久,張清芳終於在2020年走出外表鮮亮的樊籠,離婚協議中沒有互相指責,也沒有黑料,只是一句“無法克服雙方的差異性”,實質了然。
緣路已盡,彼此散場,十五年的相守好聚好散。
離婚後,張清芳被扣上“豪門棄婦”的名頭,這種撚酸的“同情”大可不必。
婚內,宋先生送她豪宅、遊艇,張清芳欣然接受:“自己一定要先給得起,給得起之後,拿什麼東西都不會心虛,人家也不會看不起。”
她有底氣傲視資本,曾經張張銷量驚人的專輯、上億台幣的簽約金、大把名曲的版權費、還有日進鬥金的副業:房產商鋪、臺北Stella髮廊、二手服飾配件精品店……
張清芳和台南走出靠奮鬥起家的宋學仁一直門當戶對,一個努力成了豪門,一個亦是憑己力貴為女王,無所謂高攀,無所謂屈就。
她在訪談中聊起,“我希望自己可以卸下所有的包袱。未來的事情不可預測,沒有什麼是永恆的,也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每個人都有自我實現的需要,錢,自己賺得起;幸福,我自己也給得起!”
04
重拾久違的自我,張清芳瀟灑度日,想唱就唱,想嗨即嗨,歌迷常在眾星歡樂趴的流圖中,扒到熠熠生輝的她。
錢,大抵都流向了不缺錢的人;愛,最終都流向不缺愛的人。
年過半百的張清芳按自己的節奏,質感的過好每一天。
想得開,贏得來,放得下,穩住自己的心,其他的一切自有最好的安排。
來源/淘漉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