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叔今年35歲,妻子在前幾年因為意外離世,為了供兒子讀書,他的生活過得十分節儉,平常吃水果給兒子買的是新鮮水果,自己則是吃那些有些腐爛壞掉的水果(切掉壞的部分);買油也是到小工坊里買的自榨油,經常一吃就是半年。
為了能多省點錢,他的配菜裡常年有鹹魚,經常一條鹹魚就能湊合一頓飯。
近期,劉叔發現自己時不時的有腹痛癥狀,本以為是吃壞了肚子引起,沒有太在意。但隨著時間的延長,腹痛的癥狀越來越嚴重,甚至肚子也變大了一點。這才讓劉叔覺得情況不對,去了醫院檢查,經檢查他被確診為肝癌晚期。
劉叔深受打擊,不明白自己好好地,平時不抽煙也不喝酒,沒有其他的不良嗜好,怎麼就如此不幸患上了肝癌晚期呢?想起了還在念高中的兒子,劉叔捂臉痛哭。
之後,醫生問及劉叔過往的一些飲食習慣后,認為他之所以患上肝癌和他平時的飲食有很大的關係,具體是怎麼回事呢?
一、肝癌是“吃”出來的嗎?
肝癌的發生與生活中的一些習慣息息相關,其實飲食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長期保持不良的飲食習慣,容易誘發肝癌。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進入體內的毒素、廢物以及攝入的一些有害物質,都需要通過肝臟代謝成無毒的物質,最終排出體外。
其實發黴的水果和久放的花生油很容易滋生黃麴黴素。
黃曲黴素被世衛組織列為了一類致癌物,即明確對人類有致癌作用的物質。其是由黃麴黴、寄生曲黴等真菌產生的次級代謝物,具有很強的生物毒性。長期攝入黃麴黴素,會導致肝癌的發生風險上升。
此外,鹹魚等醃制食物內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該物質在肝臟內會被代謝成亞硝胺。而亞硝胺是一類致癌物,會導致肝臟健康受損,繼而引起肝細胞變性、衰亡,導致肝癌的發生風險上升。
需要注意的是,誘發肝癌除了飲食影響,還有多種因素,如肝硬化、長期酗酒、慢性肝炎等,都可能會增加肝癌發生風險,日常還需要多留心這些危險因素。
二、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首個癥狀別忽略了
臨床上很多確診肝癌的患者一經確診就是晚期,延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肝臟本身是個“沉默”的器官,它不存在末梢神經,對於痛感比較遲鈍。並且具有很強的代償能力,即便是只剩下30%的肝功能,依舊可以維持正常運轉。所以在肝癌早期,人體一般不會有明顯癥狀,等到出現癥狀時,往往已經發展到了晚期。
還有些肝癌患者是因為對自身病情的不重視導致,特別是一些本身罹患慢性肝炎的患者,覺得這個病無關緊要,日常完全不複查,也不注意生活習慣的改變,以至於讓病情一步步發展至肝癌。
雖說肝癌早期癥狀不明顯,但也並非無跡可尋,而肝癌的首個癥狀常常先出現在腹部,大家要多留心。
1、肝區疼痛
這是肝癌患者身上較為典型的癥狀之一,疼痛位置集中在劍突下、右肋部,呼吸的時候疼痛會加劇。早期出現的疼痛感在休息後會緩解,隨著病情發展會變成持續性的疼痛。
2、胃腸道不適
肝癌會引起患者出現一系列的胃腸道不適癥狀,包括噁心、厭食、腹脹以及腹痛等,但這些癥狀很容易被誤認為是胃部不適,繼而出現誤診、漏診。
此外,肝癌還有以下幾種典型癥狀,如發熱、水腫、乏力、消瘦以及異常的身體出血等,一旦發現身體出現這些癥狀,要及時就醫進行治療。
三、肝癌“偏愛”這5類人,如何預防?
肝癌的發生具有一定的“青睞”人群,具體包括以下5類人:
有乙肝病史者
肝硬化患者;
家族內有肝癌病史
年齡40歲以上者
經常酗酒者
日常如何做好預防呢?首先是遠離高危因素,針對於一些患有慢性肝炎的患者,要積極控制、干預原發病,定期隨訪並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有酗酒習慣的要儘早戒酒,避免給肝臟帶來過大負擔;飲食上要遠離發黴的食物,日常用油最好買小瓶的,避免長時間使用讓油脂變質滋生黃麴黴素。
另外,高危人群應定期篩查,並且儘早治療。早發現、早治療的延長肝癌存留期的“秘訣”,一旦發現身體存在異常癥狀,一定要儘早就醫。高危人群即便沒有不適癥狀,也要定期去醫院進行檢查。
肝癌的篩查方式包括有血清甲胎蛋白、肝臟超聲檢查等,有條件的人可以再進行一次增強CT,具體的篩查專案還是要諮詢專業醫生為準。
肝癌是個嚴重威脅人們生命安全的疾病,所有人在日常都要對此引起重視,多觀察自己的身體表現,在發現異常后及時就醫。
參考資料:
[1]《“發黴水果別捨不得,它是肝癌禍首”,這是真的嗎?》.全民較真-騰訊新聞.2021-07-27
[2]《吳孟達病逝,笑留人間……肝癌晚期為何如此“兇猛”?》.騰訊醫典.2021-02-28
[3]《從肝炎到肝癌晚期僅短短2年!癌變前曾給過你3次機會,可惜很多人沒有抓住!》.健康時報.2021-07-2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