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散步是錯誤的?過了 60 歲,老人哪種運動才更有益?醫生來解答
更新于:2025-04-13 18:49:32

“醫生,我瞭解到有說法稱飯後散步對身體有不良影響,是這樣嗎?

那對於老年人來說,到底什麼樣的運動才能夠帶來更多益處呢?”

李阿姨一邊坐在診室的椅子上,一邊用她那帶著些許疑問的眼神看著面前的醫生。

醫生張大夫聽到李阿姨的問題,忍不住笑了笑:“李阿姨,你這個問題問得好!

你知道嗎,其實‘飯後散步不好的說法’並不是完全正確的。

只是,飯後活動確實得講究點方式,尤其是到了60歲以後,咱們得考慮到身體的特殊需求。”

“飯後散步並不是完全不行,”張大夫說,“不過,得注意時間和強度,咱們老年人消化系統較慢,飯後一走兩步,胃就會受到壓力,尤其是有高血壓、高血糖或者心臟問題的人,容易造成血糖波動甚至引發心臟不適。

因此,在飯後不宜即刻開展劇烈運動,較為妥當的做法是等待半小時至一小時之後再啟動活動。”

李阿姨點了點頭:“哦,原來這樣,看來以後得慢慢來,不能急。”

“沒錯,”醫生接著說道,“但是,咱們還得再補充一點,很多人都喜歡飯後散步,覺得這樣有助於消化。

其實,這個觀點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的,但真正有效的散步方式應該是‘飯後1小時後,慢步走’,這個‘慢’字特別重要。”

李阿姨“嗯”了一聲:“慢步走,聽起來就不那麼費力。”

醫生翻了翻手中的病歷,“但咱們今天要重點說的其實是運動的選擇問題,咱們常說‘老了不要運動太激烈’,其實老年人更適合進行一些輕柔的運動,像是太極、氣功或者散步這些。

尤其是太極,它不僅幫助關節活動,還能增強骨密度,緩解壓力,適合大多數人,尤其是有高血糖、高血脂、心臟病的人。”

李阿姨趕緊補充道:“那我能做嗎?”

“當然可以,”醫生笑著說,“太極是一種非常溫和的運動,能夠改善血液迴圈,幫助調節心血管功能,還能通過調節呼吸減少焦慮、促進睡眠。

對你這種有點小高血壓、偶爾腰酸背痛的老人家,太極簡直是‘量身定做’的運動。”

李阿姨聽得津津有味,心裡也放下了些擔憂:“太極,嗯,我一直聽說好,可我一直覺得自己沒那個耐性。

可是這樣看起來,還真是適合我的年紀呢。”

“對啊,您也別擔心耐性問題,您可以從每天練5到10分鐘開始,慢慢增加到半小時。”

醫生提醒道,“但記住,不是每種運動都適合每個人,像跑步這些高強度運動,不建議老年人做,尤其是關節不好的情況下,容易引發膝蓋疼痛甚至運動傷害。”

李阿姨似乎有些遺憾:“唉,那我最喜歡的跑步就不行了。”

醫生笑笑:“跑步確實對關節不好,尤其是膝蓋,如果你有膝關節問題,最好避免。

除非你是運動員,身體狀態特別好,否則老年人做跑步還是要謹慎。”

“哎,那我覺得,既然散步、跑步不適合,那我是不是應該去游泳呢?”李阿姨問道。

醫生稍作思考後說道:“游泳堪稱一項良好的選擇,其對關節施加的壓力較為輕微,與此同時,能夠對全身肌肉予以鍛煉,還可強化心肺功能。

但要注意,游泳最好選擇在溫暖的室內泳池,避免在寒冷的水中游泳,否則容易讓免疫力下降,感冒或者關節炎的風險也會增加。”

李阿姨露出了釋然的笑容:“原來如此,看來我還是得慢慢調整自己的運動方式了。”

“沒錯,”醫生點點頭,“對老年人來說,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十分重要,過度劇烈或者不適合自己的運動,可能會適得其反。”

李阿姨想了想,又問:“那像我這種有輕度高血壓的人,除了運動,飲食是不是也得注意?”

“自然,” 醫生面帶笑容地說道,“飲食與運動二者同等關鍵,對於患有高血壓的人群而言更是如此。

需盡量降低含鹽量高的食物的攝取量,轉而多食用如香蕉、菠菜、甜瓜這類富含鉀元素與鎂元素的食物。

同時需把控食物的攝入量,防止出現暴飲暴食的情形,唯有如此,方能對血壓的穩定起到更為有益的作用。”

“啊,那真是要好好改改飲食了!”李阿姨有著深刻的感觸。

“沒錯,將飲食方面的控制與適度的運動相互結合,所產生的成效乃是最為理想的。”醫生說道。

李阿姨起身準備離開診室,她滿臉的感激和決心:“感謝張醫生,我一定會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再盲目跟風,做適合自己身體的運動!”

醫生帶著微笑點頭說道:“李阿姨,堅持運動且飲食合理,健康方能長久相伴於您,需牢記,‘養生’始於適度的體育鍛煉與恰當的飲食安排。”

關於飯後散步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