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億供應鏈巨頭白酒夢碎,怡亞通2024年酒飲營收成謎,巔峰時賣到近百億
更新于:2025-04-12 00:16:45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幸雯雯

4月9日晚間,“國內供應鏈巨頭”怡亞通(002183.SZ)公佈了2024年業績,實現營收達776.16億元,同比減17.8%。歸母凈利潤為1.06億元,同比減24.92%。

2007年,主營供應鏈和產業鏈服務的怡亞通在深圳主機板上市,成為“國內供應鏈第一股”。概念華麗、體量龐大是怡亞通一直以來對外塑造的形象。

從IT行業延伸至化工、大消費、醫療、新能源等行業,從“380平臺”到“數位化綜合商社”,服務10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覆蓋全國320個城市百萬個終端門店,2023年,怡亞通營收一度衝破900億元。然而,這個900億供應鏈大佬在白酒賽道頗為曲折。

白酒“黃金十年”剛結束,2013年,怡亞通手握供應鏈這把萬能鑰匙,通過分銷名酒闖進白酒行業的大門。儘管剛入行就碰上行業第三個調整期,但當時管道商還有明顯優勢,怡亞通煞費苦心,在2018年賣出近百億。這也是怡亞通白酒生意的高光時刻。

2019年,怡亞通牽手釣魚臺、國台辦等頭部醬酒企業推出多款定製酒,又在2021年選定茅臺鎮大唐酒業打造利潤更高的自有品牌“大唐秘造”,但屆時醬酒熱度“熄火”,行業又進入新一輪調整期,怡亞通趕緊處置相關醬酒公司,轉投清香陣營,未能成功扭轉頹勢。2020年至2023年,怡亞通白酒業務營收逐年下滑,從63.71億元降至33.02億元。

對於耕耘十多年的白酒行業,怡亞通不願放棄,在去年8月宣布啟動定製酒事業部,同年10月舉辦品牌日公佈未來3年酒業發展戰略,又在今年1月官宣“大唐秘造”銷售額突破千萬,3月底攜“大唐秘造”高調亮相“春糖”......

然而,與怡亞通對外營造的繁華景象相較,2024,怡亞通不再對外披露“酒飲”業務相關數據及具體情況。在行業存量競爭的格局下,可以預見,怡亞通白酒之路荊棘滿布。

圖源:怡亞通微信公眾號

醬酒受阻,鬆綁多家子公司

怡亞通的白酒生意從分銷起家。

利用供應鏈網路和渠道優勢,2013年起,怡亞通為“茅五瀘”等頭部白酒品牌分銷。綜合媒體報導,2014年-2018年,怡亞通推出“380平臺”在全國300多個地級市成立分公司,並與各地轉銷商形成合資公司從而綁定終端門店,通過大規模採購後賣給轉銷商,賺取中間差價及一定的服務費,轉銷商再鋪貨進入終端銷售。2018年年報顯示,怡亞通酒飲分銷業務達到近100億元的收入巔峰。

隨著渠道競爭加劇及名酒推行管道扁平化策略,怡亞通深知酒飲分銷業務難以獲得更多增量,便向行業上游爭取更大的主動權。

2019年至2021年,怡亞通獲得釣魚臺、國台辦、習酒、金沙酒業等企業授權,合作推出多款定製醬酒產品,覆蓋從300元到3000元價格帶。其中,“珍品壹號”是怡亞通推出的第一款定製酒,在上市第一年(2019年)便實現近3億元銷售額,與其他幾款定製酒產品可謂怡亞通白酒品牌運營業務的基本盤。

在此期間,怡亞通酒飲賽道品牌運營收入大幅增長,從2019年的3.79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2.45億元。但好景不長,茅臺鎮頭部醬酒企業的定製開發酒政策正逐步收緊。如2021年2月起,國台辦對定製酒供貨價進行上調,從20元-129元/500ml不等,這無疑削薄了怡亞通的利潤。

屆時,怡亞通看中了毗鄰國台辦的基酒廠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大唐酒業有限公司(下稱“大唐酒業”),與其成立聯營公司深圳市秘造酒業有限公司(下稱“深圳秘造”),聯合打造“大唐秘造”、“天下大唐”等自有醬酒品牌。2022年,怡亞通一舉成為大唐酒業控股股東,並在全國各地成立多家“秘造酒業”公司,想在醬酒賽道殺出一條血路。

不過,怡亞通每次調整業務總趕不上好時機。一方面,行業進入新一輪深度調整期,沒有名酒品牌溢價的貼牌酒在存量競爭下動銷困難;另一方面,醬酒明顯“降溫”,連頭部名酒都逃不過庫存高企、價格倒掛的困境,怡亞通必然不能倖免。

2020年至2023年,怡亞通白酒業務整體營收(品牌運營/自有品牌+分銷/行銷)逐年下滑,從63.71億元降至33.02億元。其中,酒飲品牌運營/自有品牌業務營收分別為8.7億元、12.45億元、7.86億元和5.88億元,從2021年開始呈現明顯下滑趨勢。

醬酒對怡亞通的吸引力已大大減弱。2023年上半年,12家“秘造酒業”公司及大唐酒業被怡亞通轉讓處置,均被列為“不再納入合併範圍的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12家“秘造酒業”公司以“聯營企業”身份重新出現在怡亞通2024年年報中。

圖源:怡亞通2024年年報

對此,4月10日,時代週報記者致電怡亞通證券部,相關人士表示,2023年公司將上述多家“秘造酒業”公司一部分股權轉讓了,已不再是上市公司的控股企業。

天眼查顯示,怡亞通通過子公司深圳市怡亞通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持有深圳秘造40%股權,杭州秘造酒業有限公司等多家“秘造公司”正是深圳秘造全資控股子公司,同時深圳秘造的實控人王輝為怡亞通多家控股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此外,怡亞通已完全退出大唐酒業股東行列,怡亞通上述人士表示,公司與大唐酒業只是業務層面合作關係。

轉戰清香未捷,王牌醬酒產品價格倒掛200元

在白酒賽道浮沉十多年,怡亞通的雄心壯志還未熄滅。賣掉大唐酒業的同時,怡亞通迅速投向“清香”懷抱。

2023年6月,怡亞通子公司深圳市怡亞通酒業有限公司(下稱“怡亞通酒業”)與山西金久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山西金久盛”)合資成立山西怡亞通秘造供應鏈有限公司,兩者分別持股51%、49%。 酒業家等媒體報導指出,山西金久盛為青花瓷酒業集團旗下關聯的銷售公司。

同年7月,怡亞通酒業又與山西華樽雲放酒業有限公司(下稱“山西華樽”)共同成立四川怡華酒業有限公司,兩者分別持股51%、49%。值得一提的是,山西華樽與汾陽王酒業有著緊密關聯,前者背後的實控人為汾陽王酒業副董事長王宇濤。 

而汾陽王酒業與青花瓷酒業集團,均是清香型白酒企業。

相關媒體報導稱,怡亞通在2023年8月1日於其官方微信公眾號官宣稱,山西怡亞通正式啟動運營。當時,怡亞通還表示,山西怡亞通將主營白酒產品開發、分銷、營銷等業務,同時將啟動開發全新產品秘造•青花瓷,分為清香型與醬香型兩大品類。

不過從2023年的財報來看,清香型白酒業務並未給怡亞通帶來顯著的業績提升。報告期內,其酒飲品牌運營/自有品牌的營收為5.88億元,同比下降了25.23%。

從目前看來,怡亞通佈局清香白酒僅還停留在“喊口號”的階段,並無更多實質動作。

記者發現,上述公眾號文章現已被怡亞通刪除。而怡亞通最近一次提到“清香”一詞,是在去年10月怡亞通酒業舉辦的品牌日上對外宣稱秉持多品牌戰略,有效整合濃香型、清香型白酒及啤酒等多元產品線。

而白酒行業此輪綿延已久的深度調整期,給怡亞通的醬酒生意帶來不少挑戰。

2022年上半年,“大唐秘造”還在起步階段時,便創造2727.24萬元收入。而在三年後,今年1月,怡亞通宣佈“大唐秘造”系列產品銷售額突破千萬。4月10日,某電商平台顯示,怡亞通旗艦店在售多款“秘造”產品,銷量最高的一款售價為1199元/瓶,已售100餘件。

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市場競爭愈發激烈背景下,不具備強大品牌溢價能力的醬香貼牌酒,在品牌知名度和酒質上都難以與傳統名酒品牌抗衡,而且轉銷商更願意代理流通快的名品,貼牌酒難很難構建穩定且廣泛的銷售管道,市場空間明顯受到擠壓,甚至有被淘汰的風險。

至於怡亞通定製酒王牌產品“珍品壹號”也逃不過價格倒掛的困境。該產品官方指導價為1399元/瓶,釣魚臺某電商平臺旗艦店顯示售價摺合約780元/瓶,已售300餘件。有酒商告訴記者,該產品線下流通價約580元/瓶,亦即價格倒掛200元/瓶。

值得一提的是,體量龐大的怡亞通盈利能力十分有限,多年來營收與利潤嚴重背離。2024年,怡亞通營收從上年的944.22億元降至776.16億元,但歸母凈利潤為1.06億元,僅有營收的千分之一。“酒飲”業務相關數據,也並未在年報中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