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曉洋
週末出遊,是打工人的自我和解。
從週五下班到週一回到工位,可以是宅家的60個小時左右,也可以是上海去瀨戶內海騎行、杭州飛濟州島看海、北京去海參崴吃帝王蟹。利用高鐵票和飛行優惠票,打工人週末出遊的半徑正迅速擴大。
△“週末不請假出國遊”的話題正在社交平台躥紅。(圖/小紅書截圖)
憑藉與甲方溝通中積累的韌性,打工人與航司APP的特價票進行博弈,用Excel表格計算紅眼航班的價差,用週一卡點返程對沖0.5個請假單位。上班練出來的技巧,用在以小時為單位計算的極限旅遊里,為的是構建起臨時烏托邦。
即使請假很難,也能把週末游的目的地篩選範圍拓展到西歐、北美甚至北極圈;哪怕僅有24小時的單休,週末出國游的夢想也絕不低頭。畢竟,真正的“旅遊特種兵”,擅長用最小時間單位丈量世界。
00後的培根是動漫迷,一直計劃前往日本旅遊。五一、國慶長假,機票、住宿等成本翻幾番,遠超一個職場新人的負荷。家住南京的她本可以利用週末兩天出遊。不巧的是,單休的工作一旦請假,後面工作量就會堆積起來。
頂著“長假貴、請假難”的壓力,培根邀請好朋友小時來一場“大冒險”——24小時南京往返東京。這趟東京一日游,是她們的第一次日本游,也是P人和J人的合謀。
△東京秋葉原電器城。(圖/視覺中國)
3月初的一個週五晚9點,她們從南京的住處出發,深夜2點登上飛往東京的航班,在週六早上6點被東京的日出喚醒。由於當日往返,兩人只帶了隨身背包,省下了等託運行李的時間,也免了拖箱穿梭的累贅。一出成田機場,她們直奔市區,早上9點半已抵達淺草寺。到便利店干一瓶抗疲勞飲料後,正式拉開這次東京游。
隨興的P人培根沿著東京地鐵線路篩選出想去的目的地,擅長規劃的J人小時細化行程細節,提前找到最佳打卡位及拍摄样片,甚至連門店是否可刷卡的資訊也查個一清二楚。
但行程里最難預料的是天氣。三月里的東京,陰晴不定。接受新周刊採訪時,小時說:“我們倆已做好了下雨也要硬玩的心理準備,畢竟來都來了。”幸好,當天上午放晴,她們得以在東京塔下拍到滿意的鬆弛感照片。
△淺草雷門前留影。(圖/受訪者供圖)
當然,即使規劃妥當,仍會有意外狀況。看過動畫《火影忍者》后,培根就心心念念主角鳴人最愛的日式拉麵。這次東京之旅,自然也少不了打卡同款。沒想到,她精心挑選的一家平時客流較少的拉麵店,當天居然爆滿。等位40分鐘,狂炫10分鐘,最後還是因為時間不夠而跳過了銀座的行程。
整趟行程裡,兩人最意猶未盡的是水獺店。原本對水獺無感的小時,一進店就徹底被水獺的可愛所征服。顧客拿著食物,水獺就熱情跳過去親近。等玩累了,它們還會趴在客人的懷裡呼呼睡覺。“(這家店)我們倆只安排了半小時。如果時間不是很趕的話,真想加到一個小時。”
△讓人意猶未盡的擼水獺環節。(圖/受訪者供圖)
24小時里,小時走了兩萬多步。週六晚10點登機回國,周日深夜2點半到家,淩晨4點補覺。培根比小時更狠,在南京機場的候機大廳湊合著睡到天亮,周日早上7點多,從機場坐地鐵去上班。“(培根)當晚在機場睡得挺好的,接著去上班也沒感覺很累。”
△小時(右)與好友培根在東京的路途上。(圖/受訪者供圖)
不累,可能是“真玩累了”,也可能是“真滿足了”。在單休日完成了24小時出國游,吃了“請假羞恥”的苦,卻也算創下個人壯舉,更難得的是有好朋友願意與自己一起冒險。
只是,24小時遊東京,真能放鬆玩?小時表示:“東京交通換乘挺快捷的,兩個點之間坐地鐵只要十來分鐘。我們在路上沒有浪費很多時間,看起來就很鬆弛。”
由於不用住宿、非國內長假出行,小時不僅省下較高昂的東京住宿費用,而且能買到價格更實惠的機票。她這趟東京游僅花了3300元,其中包含往返機票1600元、簽證、吃飯和購物等。“如果我們不是在櫻花季出遊,往返機票最便宜可到一千塊左右。”
△24小時東京游vlog收穫上百萬流量。
回國後,小時把這段24小時東京游剪輯成vlog發佈在社交媒體上,共獲得了100多萬的流覽量。這條視頻的轉發量遠高於點讚量,而首讚留言則是找她要旅遊攻略。“估計大家也想挑戰一下吧。之前我們一直沒勇氣做這事,但實踐下來,發現我們完全可以做到。”
有人單休遊東京,也有人雙休衝出亞洲,飛越歐美乃至北極圈。僅2024年,在上海工作的博主@Stark就利用周末時間打卡了43個國家,全年飛行累計80萬公里,相當於廣州往返北京223個來回。
Stark,人稱“特種兵里的兵王”,所走的旅遊賽道是“窮人沒錢搞,富人沒精力,閒人不需要”。他把從上海去土耳其的12小時飛行叫“郊遊”,連航班中轉的幾個小時也要抽空回去上班——為了省下5000元的機票錢,他購買了溫州始發、上海中轉的跨洲機票,週四晚下班后,先坐高鐵去溫州,再從當地坐飛機回上海中轉,週五下班后,接著乘坐第二段航班,飛往西班牙馬德里。
△Stark經常在週末從上海往返世界各地。(圖/bilibili)
對於Stark,地球另一端的寂寞與熱鬧,都壓縮在一個週末的往返里。刷到極低價的廉航機票,Stark說自己心動了。他曾經周六淩晨從上海出發,經巴黎轉飛芬蘭羅瓦涅米,腳踏北極圈分界線,到曾有“地球最北”之名的麥當勞吃頓飯,轉身又回去上海工作。
三月初的週末,他去參加了西班牙最盛大的狂歡活動——法雅節。白天轟隆隆放煙火,夜晚動次打次蹦迪,巨大彩色木偶遍布街頭巷尾。從上海過去西班牙,倒時差這件事,在Stark身上彷彿並不存在。參加狂歡節的第一天,他只在辦酒店入住時休息了一小時,其餘時間都是一頓暴走,直到次日淩晨兩三點。
△西班牙法雅節的高潮,是焚燒街頭展示的巨型木偶。(圖/視覺中國)
看完別的旅遊vlog,會想把路線複製粘貼,收入自己的旅行計劃里。但看完Stark的旅遊vlog,只會感到“震撼到無語”。他不僅工作日要上班、週末出國玩,而且還要訂下一周出遊的機酒,寫上週末視頻的文案、錄口播、剪視頻。他也許有一個團隊,又或者是一個人活出了一個團隊。無論如何,這樣的週末出遊簡直是催命,跟工作中步步緊逼的節奏相差無幾。
我嘗試過聯繫Stark進行採訪,但他估計忙著準備上班和旅行,並沒有回復。於是我只能從他帳號的置頂帖和說明視頻中瞭解他的情況。據分享,Stark是上海某互聯網大廠的打工人,有年假但不多。除了短促的周末游,他也會利用寶貴的年假進行深度游,例如國慶節加年假到拉美進行深度旅行,又或者前往南太平洋斐濟這樣的小眾目的地。
△在斐濟的果凍海裡浮潛,有可能與鯊魚共舞。(圖/視覺中國)
對於緊促的旅行節奏,Stark自認是從大學時期坐綠皮車窮遊后適應的。後來到上海工作后,“週末隨心飛”等產品更是大大拓展了他週末出遊的半徑。疫情三年積攢的旅遊熱情在2023年初被重新激發。
Stark分享了許多跨洲旅行省機票、調時差的方法,但他至今都沒透露過每次週末出國游的費用情況。網友只能從商務艙、酒店等級等細節推測,應該“不便宜”。除了財力外,體力的考驗自然是讓普通人望而卻步的另一個重點。Stark認為:“身體上是非常累的,但是精神上的收穫足夠去抵消這種疲憊帶來的痛苦。”
這種高強度的跨洲旅遊,不僅令普通網友感到震撼,而且身經百戰的旅行博主也表示“不理解”。
裸辭環球旅遊博主@流浪魚干曾發帖詢問“到底誰在週末極限旅遊?”。在她看來,工作日累得要死,週末只想在家休息;短短兩天的時間根本沒法好好體驗一座城市,再考慮上機票、住宿的話性價比也不高。
△“不理解週末特種兵出國旅遊。”(圖/小紅書@流浪魚干)
這帖子引來1300多條評論,意見兩極分化。不少網友認同博主,認為週末兩天出國不能玩好,舟車勞頓會讓身體吃不消。另一撥網友則認為,週末出國游是給日常生活創造一些新鮮期待,尤其是IP在長三角和珠三角的網友們。
獲得高讚留言的一位網友表示,過去兩年他都保持週末出國特種兵式旅遊的節奏,週一還無縫上班,卻不覺得累。比起體驗目的地的廣闊度,“出國特種兵”更追求體驗的垂直度,例如去海島國家潛水,去日本泡溫泉、滑雪,去韓國看海、泡咖啡店。
△到韓國旅遊,很多人並非衝著景點去的。(圖/視覺中國)
除了活動體驗外,有網友週末出國不是追求沉浸式旅遊,而是為了“去班味”,給高強度工作的自己喘口氣。“只要我在一個說普通話的地方,我就覺得工作永遠追得上我。”評論區里的一條留言寫道。
與“隨地大小班”形成對比的是,客觀與主觀條件共同造成了請假困難。比如,很多時候,明明是自己的假期卻不敢申請。近日#休假羞恥該成為過去式了 衝上話題熱搜,引發討論。然而,打工人儘管在網路上慷慨激昂,但為了保住飯碗終究隱忍不發:帶薪年假,年年過期;加班調休,月月作廢;頭疼腦熱,天天堅持。
△在迪士尼樂園、環球影城等場所,掏出電腦加班的打工人並不少見。(圖/小紅書)
當“休假羞恥”仍是進行時,當單休仍是南北通用款,當隨地大小班依然是預設模式,恐怕“週末特種兵”只會在打工人群體里繼續流傳、變形以及升級。
在崇拜數位增長的單調日常里,不如將生活撕開一道口子,塞進山川湖海、城市煙火,來一場悄無聲息的溫柔反抗,重新確認“我活著,真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