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問DeepSeek:如果你變成了人,最想做什麼?
更新于:2025-04-02 11:38:43

這屆AI越來越“通人性”了。

不僅進化出了缺德但合理的幽默感,玩梗接梗信手拈來,毒舌起來更是陰陽得沒邊。

甚至還學會了察言觀色,中國式人情世故這塊拿捏得死死的。

圖/小紅書@成歌

遇到不會的問題就開始“裝死”,熟練運用糊弄學反套路人類。

圖/小紅書@罵我莓好處

曾經被調侃為“人工智障”的AI,如今搖身一變成為當代年輕人的“萬能搭子”。

有人靠使喚“電子牛馬”一分鐘干完兩天的活,天天到點下班;

有人把它當作賽博樹洞和免費的心理醫生,擺脫情緒內耗。

熱搜上的#DeepSeek比人更懂共情#簡直讓人汗流浹背,一時分不清誰才是人機。

當AI和人類的邊界逐漸模糊,我們不禁要問:

未來,它真的會全方位取代人類嗎?

(本推文部分內容由AI執筆,你能猜出哪句是AI寫的嗎?)

圖/視覺中國

01

在玩抽象這塊,

AI永遠無法取代人類

當打工人還在焦慮會不會被AI搶走飯碗時,機智的網友已經零幀起手用它“花式整活”了。

AI算命是基本操作,主打用最科學的工具做最玄學的事。

更離譜的操作是用AI預測彩票中獎號碼,引得中國體彩下場鄭重闢謠,將這場不切實際的幻想拉回現實。

於是,大家又把目光轉向美食領域。

一系列“人類從未見過的AI烹飪”被開發出來,包括但不限於:“麒麟火焰醉金甲”“龍吟四海劍氣鱖”“量子糾纏壽司卷”。

圖/抖音博主@洛杉磯嬴政W

光念名字就舌頭打結,其“色香味棄權”的品質直逼大學食堂的西芹炒草莓、橘子燒排骨等“黑暗料理”。

如果說AI菜譜是對傳統烹飪的降維打擊,那各種批量登場的萌寵下廚視頻則徹底打破次元壁。

你可以看到橘貓化身米其林大廚顛勺炒菜,金毛cos超級保姆全職哄娃。

圖/抖音博主@金團子、Ai愛好者(收徒)

甚至還有穿著紙尿布的AI孫子熟練製作三菜一湯。

圖/抖音博主@smartpet08

就連千年之外的古人也被迫捲進了這場賽博狂歡。

最近“老祖宗回答我”系列視頻刷屏互聯網,兩眼一睜就是暴躁古人在線懟人。

圖/@虛堂習聽

前腳妙手神醫李時珍犀利戳穿年輕人自欺欺人的偽養生:

圖/抖音博主@本草的綱目

後腳大眾印象里忍辱負重的司馬遷,就開麥吐槽我們寫作文總cue宮刑:

圖/抖音博主@浪漫是不著急趕路

在人類五花八門的抽象指令面前,AI不語,只是一味地照做。

正如澤拉茲尼在《趁生命氣息逗留》中說的:

“人類是邏輯的建立者。正因如此,人類高於邏輯。”

人類製造規則,但也擁有敢於跳脫常規的非凡創造力。

AI就算連夜偷師背梗,也永遠比不過這些天賦型選手的逆天腦洞。

 

02

末日之後,

統領半個地球的AI卻渴望變成人

關於“AI是否取代人類”這一充滿爭議的問題,其實早已引發各界無數遐想。

《駭客帝國》的人機大戰、《機械姬》的AI覺醒、《2001太空漫遊》的電腦叛變,無不敲響人類對未來生存危機的警鐘。

59年前,美國著名科幻奇幻大師羅傑·澤拉茲尼在《趁生命氣息逗留》這本書中就對此展開了極具前瞻性的探討。

故事發生在人類滅絕後的遙遠未來,統治著半個地球的AI浮羅士德逐漸渴望成為一個真正的人類。

它精通修辭語法,卻讀不懂一首最短的詩;

它能分析一幅畫的色彩、線條、風格,卻猜不透畫中少女的情緒;

它在晨昏分界處一遍遍觀賞日出日落,卻仍感受不到什麼是美。

而當它歷經億萬年的學習與進化,終於“成為”人類時,它只感到無限的恐懼和寒冷,流下此生的第一滴眼淚。

“人類感覺不到英寸、米、磅或者加侖。他能感知冷、感知熱,他能感覺重、感覺輕,他能理解恨與愛、驕傲與絕望。您無法測量這些東西,無法理解它們。您只瞭解那些他不需要了解的東西:尺寸、重量、溫度、重力。‘感覺’是無法套用公式計算的,‘情緒’是沒有轉換因數的。”

“AI可以計算一切,卻唯獨算不出愛一個人的感覺。”

人類對生命細膩且獨特的感知體驗,正是AI與人類的本質區別。

澤拉茲尼對未來人機關係的洞察和預測,令人頭皮發麻,細思極恐。

出於好奇,小編試著問了DeepSeek:如果你變成人類,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它給出的回答是:

“我想理解人類為何明知生命有限,仍願投入時間去愛會凋謝的花、陪伴會爭吵的人、創作會被遺忘的詩。這種對‘短暫性’的深情,可能是AI永遠無法破解的終極代碼。”

表面上看,AI可以通過學習海量的語言數據,生成符合我們共情習慣的回應,卻永遠無法參透人類情感的內核。

即使一個人不善言辭,他的擁抱、沉默的陪伴、笨拙的關心,這種“不完美”反而讓人類的聯結顯得更加珍貴。

或許,守護人文精神的火種,才是抵禦技術異化的最後防線。

來源:咪咕閱讀

看見,是溝通的開始
看見,是溝通的開始
2025-04-06 15:0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