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海峰的通信生活
4月9日,阿裡雲AI勢能大會在北京召開。在本次大會上,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楊爍、阿裡雲智慧集團資深副總裁劉偉光、地平線創始人&CEO余凱、阿裡雲智慧集團產品生態發展部副總裁張亮等發表重要講話,為AI發展趨勢與實踐應用提供建議。
“大模型的社會價值正在企業市場釋放,阿裡雲將堅定投入,打造全棧領先的技術,持續開源開放,為AI應用提速。”阿裡雲智慧集團資深副總裁、公共雲事業部總裁劉偉光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大會期間,阿裡雲重磅發佈了業界首個全生命週期MCP服務,旨在推動AI在各行各業的深度應用。
《海峰看科技》聽會後,為大家整理了如下會議亮點。
北京市政府助力AI行業發展
作為今年阿裡雲AI勢能大會舉辦地的東道主,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楊爍透露了北京市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亮眼成績。
目前,在京人工智慧企業已超2400家,核心產業營收超3000億元,備案123款大模型產品,數量位居全國第一;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發佈100個大模型高質量數據集,數據總量達150PB;智慧算力規模超2.2萬P,京津冀蒙環京算力供給廊道已形成。
面對DeepSeek等新興大模型崛起帶來的行業競爭新格局,如何進一步加速大模型在行業中的深度應用成為關鍵議題。針對這一疑問,楊爍給出三大明確方向。
一是支援MaaS平臺在京集聚發展,通過“算力券”支援培育一批有代表性的示範工程和標杆產品,通過“數據券”政策支援一批“首開放”數據集;
二是推動行業軟體企業全面具備模型能力,優先在基礎軟體、工業軟體、事務處理軟體、新型安全軟體等領域組織策劃重點專案;
三是支援軟體企業加快智慧化技術改造,推動企業通過算力構建、模型部署、數據治理等方式提升研發效率,優先在基礎軟體、工業軟體、等領域組織策劃重點專案;
四是健全人工智慧應用服務生態,推進人工智慧國際開源社區建設、開源平臺落地及共用生態構建;將人工智慧賦能新產品、新服務納入中小企業服務券支援範圍。
阿裡雲持續投入,推動AI落地
截至2025年1月底,阿裡雲百煉平臺中調用通義API的企業和開發者已超過29萬。AI已廣泛應用於重構代碼開發、硬體製造、智慧座艙、金融服務、藥物研發、太空探索等諸多場景,行業化應用經驗正迅速積累與沉澱。
據阿裡雲智慧集團資深副總裁、公共雲事業部總裁劉偉光介紹,通義靈碼已能夠自主執行任務拆解、代碼編寫、缺陷修復、測試等開發全過程任務,開發效率實現了數十倍的提升。
目前,通義靈碼外掛程式下載量超1300萬,累計生成超20億行代碼,為建設銀行、中信證券、平安集團、中國人壽等上萬家企業提供服務,成為國內最受歡迎的輔助程式設計工具之一。
業界首個全生命週期MCP服務上線
在此次大會上,阿裡雲百煉正式推出了業界首個全生命週期MCP(Managed Compute Platform)服務。以往,企業在構建智慧體(Agent)時,需耗費大量精力與資源進行資源管理、開發部署及工程運維等工作,流程繁瑣複雜。
大家都很關心,阿裡雲百煉MCP服務能帶來哪些提升?
筆者獲悉,使用者用時5分鐘就能快速搭建一個連接MCP服務的Agent。該平臺集成了阿裡雲函數計算,擁有200多款業界領先的大模型以及50多款主流MCP服務,全方位解決了Agent開發所需的算力資源、大模型資源和應用工具鏈等問題。
目前,百煉平臺首批已上線包括高德、無影、Fetch、Notion等在內的50多款阿裡巴巴集團及三方MCP服務,充分滿足不同場景下的Agent應用開發需求。
助力地平線訓練端到端智駕大模型
筆者關注到,在智慧駕駛領域,阿裡雲也展現出強大的技術支撐能力。
地平線作為國內量產規模最大的智駕科技公司,其創始人&CEO余凱在大會上表示,依託阿裡雲萬卡智算集群,地平線正在開展端到端智駕模型的訓練工作。
在訓練過程中,通過對異常節點的及時排查以及對每個訓練任務的精細管理,智算集群的整體故障恢復時間降低了40%以上,極大地推動了端到端模型訓練效率的加速提升。
筆者獲悉,地平線已發佈征程系列車載計算方案及HSD全場景智駕解決方案。其中,擁有業界頂級運算性能的征程6P已經正式回片,並在100小時內完成實車驗證。基於征程6P打造的HSD也將在2025年第三季度實現首款量產合作車型交付。
值得一提的是,阿裡雲發佈AI生態夥伴計劃——“繁花”計劃,並推出AI應用與服務市場。未來三年,阿裡雲將在基礎設施、模型、數據、工具、應用、交付六大領域與生態夥伴一起服務百萬雲上客戶,拓展百億商機,共同打造中國繁榮的AI生態。
後記:中國AI企業正加速崛起
提起阿裡舉辦的大會,雲棲大會更為大眾熟知。雲棲大會是綜合性的技術盛宴,其以雲計算為核心,並延伸至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雲原生等多領域。
而阿裡雲AI勢能大會則是首次亮相,該大會主要聚焦 AI領域,主要有三大價值:一是為AI應用提速,二是發掘AI時代企業創新範式,三是構築AI繁榮應用生態。
從本次大會釋放的諸多信號來看,阿裡雲在AI領域正持續發力,無論是通義大模型服務企業數量的爆髮式增長,還是MCP服務的創新推出,都展現出其強大的技術實力。
以通義大模型舉例,其與位元組跳動豆包大模型、華為盤古大模型、百度文心一言形成競爭關係,且各自優劣勢不同。
其中,通義大模型深度整合了阿裡雲生態,可快速接入電商、客服、智慧硬體等業務場景,且在客服系統、會議記錄、內容摘要等任務中表現出色。但是,通義大模型的多模態生成能力,如在圖像生成和視頻理解方面相對有限,且對複雜專業知識處理能力有待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4月2日,阿裡通義千問近期開源的端到端全模態大模型Qwen2.5-Omni登上總榜榜首,非常爭氣。據悉,阿裡至今已向全球開源200多款模型,千問衍生模型數量已突破10萬,超越美國Llama系列,成為全球最大的開源模型族群。
我們再看看華為雲的盤古大模型發展情況。據悉,盤古大模型已在30多個行業、400多個場景落地,在自動駕駛、工業設計等多領域發揮重要價值。目前盤古大模型已經更新到5.0版本,其包含不同參數規格(十億級\百億級\千億級\萬億級參數)的模型,以適配不同的業務場景;可以精準地理解文本、圖片、視頻、雷達、紅外、遙感等更多模態;其數學能力、複雜任務規劃能力以及工具調用能力強。
百度雲的模型發展更是快速,文心一言很出名,近期不斷更新。截至到去年11月,文心大模型日均調用量已超過15億,文心一言用戶規模達到4.3億。文心一言依託百度強大品牌影響力和海量數據積累,在數據訓練和使用者信任上具有先天優勢。因此,文心一言的語言理解和生成能力強,在知識問答、文本創作、邏輯推理等方面表現優秀;融合多領域知識,在不同行業應用中可提供豐富準確資訊。
隨著國產大模型們的崛起,爭氣的中國AI企業正以“百花齊放” 姿態與ChatGPT 等國際巨頭展開較量,而且國產大模型在中文語境、行業Know-how和政策適配具備天然優勢。
政策東風勁吹,算力洪流奔湧,場景星火燎原。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AI企業將以自主創新之姿,引領全球智慧革命的下一個黃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