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累計虧損超800億!蔚來再次進入“至暗時刻”?
更新于:2025-04-07 10:13:57

蔚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有不少亮眼的地方。

財報顯示,2024年全年營收657.3億,同比增長18.2%。

第四季度整車毛利率提升至13.1%,綜合毛利率達12.3%,超市場預期。全年交付22.2萬輛新車,同比增長38.7%,四季度交付5.28萬輛蔚來品牌汽車和1.99萬輛樂道品牌,累計交付量同比增長45.2%。

然而,在財報的另一面,弊端也同樣明顯,其中老生常談的虧損問題更為突出,全年凈虧損224億,六年累計虧損超800億,即便是表現最好的第四季度,在營收同比增長15.2%至197億的背景下,四季度單季虧損高達71.32億,四季度凈利潤增長幅度為-27.62%。

對於這樣一份“喜憂參半”的成績單,資本市場並不滿意。

財報發佈后,蔚來美股一度大跌7.43%,雖然後來探底回升,但收盤仍下跌4.46%。截至4月5日收盤,蔚來美股報收3.46美元/股,總市值72.3億美元,橫向對比來看,同期理想和小鵬的市值分別為247億美元和185億美元,可見目前蔚來的市值在“蔚小理”三家新勢力中已經墊底,且差距正被越拉越大。

實際上,資本市場之所以會選擇“用腳投票”,本質上是投資者對蔚來“燒錢換增長”模式的質疑。目前,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已經步入下半場,像理想、零跑等車企早已成功實現盈利,但蔚來卻仍在虧損的泥潭中苦苦掙扎。對於蔚來而言,在當下競爭越發激烈的市場環境下,成功盈利變得越來越緊迫,而且結合蔚來的虧損速度和現金流來看,留給蔚來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虧損問題難解

從目前來看,蔚來面臨的最大難題還是在虧損方面。

在最近的六年裡,蔚來年年“巨虧”,2019到2024年,蔚來分別虧損114.1億、56.11億、105.7億、145.6億、211.5億和226.6億,累計虧損869.61億。橫向對比,同為三大造車新勢力的理想在2023年已成功盈利,而小鵬雖然仍在虧損中,但虧損程度明顯低於蔚來。

為什麼蔚來會成為“虧損大戶”?

歸根結底來看,這其實跟蔚來的品牌定位有很大關係。

作為定位高端的新勢力品牌,蔚來一直以“用戶體驗至上”著稱,為了打造高端品牌形象,從換電站建設到用戶社區運營,不惜重金投入。

以最為“燒錢”的換電體系為例。2018年5月20日,蔚來的首座換電站在深圳南山科技園落成,從那一刻開始,蔚來開始死磕換電模式。據媒體報導,截至2024年底,蔚來的換電站數量突破3000座,建成覆蓋全國主要城市群的高速換電網路。

然而,龐大的換電網路背後,資金消耗巨大。據媒體報導,建設一個蔚來換電站的主體成本大約在150萬至300萬之間,其中第一代換電站的造價約為250萬至300萬,第二代換電站的成本雖然有所下降,但仍需150萬左右。除了前期成本之外,在換電站建成之後,還需要人員管理、設備維護及電池更換儲備等以維持換電站的正常運行,每個換電站一年可能需要大約50萬的運營成本。

若以單座換電站50萬的運營成本、共有3000座換電站粗略計算,僅一年時間,蔚來在換電站上投入的運營成本就達到15億。

結合2024年財報來看,蔚來的各項開支也是高得嚇人:2024年的研發、行銷以及營業費用分別為130.4億、157.4億和287.8億,三項費用合計起來已經達到了575.6億;對比成功盈利的理想,其2024年的研發、行銷以及營業費用分別為110.7億、122.3億和233億,三項開支都要低於蔚來,其中營業費用低了54.8億,而小鵬的研發、行銷以及營業費用則分別僅為64.57億、68.71億和133.3億。

對比來看,受高端品牌形象的制約,蔚來無論是在研發、營銷還是營業上的開支都要高於其他車企,當然這確實讓蔚來在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立住了腳跟,截至2024年8月,蔚來在中高端純電市場的市佔率已經提升到55%,而在30萬至40萬這一價格區間中,蔚來的市佔率達到了68%,但是由於中高端純電市場的容量有限,即便已經擁有了這麼高的市場佔有率,卻仍沒有改變虧損加劇的困境。

整體而言,如果繼續維持過去高支出的經營模式,蔚來虧損的局面就難解了,或許也是意識到了這一點,進入2025年以來蔚來主動求變,開始大力度降本增效,但這又有多大的意義?

留給蔚來的時間不多了

或許是意識到情況緊迫,進入2025年後,蔚來也在主動求變。

在財報電話會上,李斌透露,從今年第一季度開始,推進研發、供應鏈、銷售服務方面的全面降本,公司大規模推行基本經營單元。從第二季度開始,報表上就可以看到成本端和費用端的改進;第三季度公司將會持續深化成本費用的控制;有信心實現在第四季度盈利的目標。

在實際行動上,據媒體報導,為了加快降本增效,蔚來加速推動CBU(基本經營單元)經營機制的落地。

在該機制下,蔚來公司的各個業務模組被劃分為12個核心經營單元,涵蓋研發、市場、生產等關鍵領域。每個經營單元都將有明確的經營目標,以及可量化的投入回報和經營結果。通過這種方式,蔚來希望能夠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確保每個專案的投入產出比最大化。

另外,蔚來也在力求提升毛利率。毛利率的提升取決於幾方面工作:一是車型平臺化降本,零件通用化率提升,例如蔚來和樂道共用一套座椅骨架平臺化,帶來了10%成本下降;二是硬體降本,例如數據介面統一,可以將成本從2000元/車降到1000元/車;三是自研降本,蔚來神璣9031晶片上車可以帶來單車1萬元的成本下降。按照蔚來自己的說法,2025年公司有“激進的降本目標”。

對於蔚來而言,加快推動降本增效確實迫在眉睫,畢竟結合蔚來的財報來看,由於持續虧損,蔚來的現金流越來越緊張。

據財報數據顯示,截至今年四季度末,蔚來的資產負債率已經達到了87.45%,流動性負債合計高達623.1億,其中僅應付賬款一項就達到343.9億。而同期蔚來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193.3億,限制性現金及其他為83.21億,兩項合計為276.51億,兩項合計還不足以覆蓋應付賬款。當然,即便不計算負債,蔚來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限制性現金及其他+短期投資”合計還不足400億,按照目前蔚來的虧損現金流僅夠維持兩年了。

過去這些年,一直未能自主“造血”的蔚來都是靠融資生存。據資料顯示,蔚來成立至今已融資十余起,已公開披露的融資總額超過1000億。最近一年來,面對越來越緊張的資金流,蔚來和李斌仍一直在四處尋求融資,除了跟寧德時代共建換電站換來了一筆25億元的融資以外,近期蔚來還獲得了合肥國資的28億融資,雖然融資能力依舊很強,但可以看到蔚來獲得的融資金額相比過去已經明顯減少了。

無論是從行業的競爭格局來看,還是從蔚來自身的資金狀況來看,加快降本增效、往盈利方向努力確實迫在眉睫,並且留給蔚來的時間已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