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很多腦梗發作的時間,往往是在深夜或清晨?這並非巧合。醫學研究表明,睡眠習慣與腦梗風險密切相關,尤其是6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夜間的一些行為可能正在悄悄“傷害”你的血管。
一、為什麼腦梗容易在夜間發生?
1、血流速度減慢
睡眠時,人體代謝降低,血液流速減緩,如果本身血管狹窄或有斑塊,血栓形成的風險會大大增加。
2、血壓波動大
夜間血壓通常比白天低,但部分人(尤其是高血壓患者)可能出現“夜間血壓反跳”,導致血管承受更大壓力。
3、血液黏稠度升高
長時間不喝水,血液會變得黏稠,尤其是睡前未補充水分的人,更容易在淩晨出現血栓。
二、60歲後,晚上千萬別做這幾件事!
1、睡前吃太飽
高脂、高鹽的夜宵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消化負擔,甚至誘發夜間血壓波動。
建議:晚餐清淡,睡前2小時避免進食。
2、熬夜或睡眠不規律
長期熬夜會擾亂生物鍾,導致血管收縮異常,增加腦梗風險。
建議:盡量在23點前入睡,保證7小時優質睡眠。
3、睡前情緒激動
生氣、焦慮等情緒會刺激交感神經,導致血壓驟升,增加血管破裂風險。
建議:睡前聽輕音樂、深呼吸,保持心態平和。
4、突然起床過猛
夜間或晨起時,體位突然變化可能導致血壓驟降,引發腦供血不足。
建議:醒來後先躺30秒,坐起30秒,再慢慢下床。
5、睡前不喝水
長時間不飲水會導致血液濃縮,增加血栓風險。
建議:睡前喝100ml溫水(腎功能正常者),避免夜間血液過黏。
三、如何降低夜間腦梗風險?
1、監測血壓
高血壓患者應在睡前和晨起時測量血壓,發現異常及時就醫。
2、適度運動
白天適當活動(如快走、太極拳)能改善血液迴圈,但避免睡前劇烈運動。
3、調整睡姿
避免長時間仰臥,可側卧或使用合適的枕頭,保持呼吸道通暢。
4、定期體檢
60歲後每年做一次頸動脈超聲、血脂檢查,及時發現血管問題。
腦梗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日積月累的結果。60歲後,調整夜間習慣,就是在給血管“減負”。從今晚開始,改掉這些危險行為,讓睡眠真正成為健康的“保護傘”!
溫馨提示:內容中醫療科普知識僅供參考,不構成用藥指南,不作診斷依據,無行醫資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適請及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