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是我在社區義診時認識的一位患者。
他是一個性格開朗、熱愛生活的退休工人,平時喜歡和老朋友們一起下下棋、打打太極。
然而,最近老張卻發現自己的身體出現了一些奇怪的變化。
老張最初發現自己晚上總是頻繁起夜上廁所,一開始他並沒有在意,以為只是晚上喝水喝多了。
但是,即使他刻意減少了晚上的飲水量,起夜的次數依然沒有減少。
這讓老張開始有些困惑和擔憂。
其實,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夜間頻繁起夜是一個需要引起重視的癥狀。
當血糖升高時,腎臟會試圖通過排尿來排出多餘的糖分,這就導致了尿量的增加。
如果發現自己夜間起夜次數明顯增多,比如每晚超過 3 次,就應該考慮是不是血糖出現了問題。
老張在意識到這個問題後,決定來醫院做一個全面的檢查。
我給他做了血糖檢測,結果顯示他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明顯高於正常水準,確診為糖尿病。
在確診糖尿病后,老張開始積極配合治療,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
然而,一段時間后,他又發現自己晚上睡覺時皮膚總是瘙癢難耐。
他以為是皮膚乾燥或者過敏引起的,塗了一些藥膏,但癥狀並沒有得到緩解。
皮膚瘙癢也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癥狀之一。
高血糖會刺激皮膚神經末梢,導致皮膚瘙癢。
尤其是在夜間,身體處於放鬆狀態,這種瘙癢感可能會更加明顯。
而且,長期的高血糖還會影響皮膚的正常代謝,使皮膚變得乾燥、粗糙,更容易出現瘙癢。
對於老張的情況,我建議他要保持皮膚清潔,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浴用品,同時要注意控制血糖。
隨著血糖的逐漸穩定,老張的皮膚瘙癢癥狀也慢慢得到了改善。
除了起夜頻繁和皮膚瘙癢,老張還發現自己的手腳在夜間經常會出現麻木的感覺。
有時候半夜醒來,手腳就像被無數只螞蟻在啃咬一樣,又麻又癢,非常難受。
這其實是糖尿病神經病變的一種表現。
長期的高血糖會損害神經,導致神經功能異常。
手腳是神經末梢分佈比較豐富的部位,所以更容易受到影響。
如果不及時治療,神經病變可能會逐漸加重,甚至會影響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行動能力。
我給老張制定了專門的治療方案,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和康復訓練等。
同時,我也囑咐他要繼續嚴格控制血糖,因為只有血糖穩定了,神經病變的發展才能得到有效遏制。
老張還跟我提到,他晚上睡覺時總是覺得口乾舌燥,即使喝了水也不能緩解。
這也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癥狀之一。
高血糖會導致體內水分流失,使患者感到口渴。
而且,夜間人體的新陳代謝相對較慢,水分的補充也不如白天及時,所以口乾舌燥的感覺會更加明顯。
對於這種情況,老張除了要控制血糖外,還可以在睡前適當喝一些溫水,保持口腔濕潤。
同時,要注意室內空氣的濕度,避免空氣過於乾燥。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和調整,老張的血糖逐漸得到了控制,夜間的這些癥狀也明顯減輕了。
他又恢復了往日的活力,繼續和朋友們一起享受美好的退休生活。
通過老張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出,糖尿病患者如果在夜間出現頻繁起夜、皮膚瘙癢、手腳麻木、口乾舌燥等癥狀,很可能是血糖升高的信號。
一定要及時就醫,進行血糖檢測和相關檢查,以便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飲食控制,血糖穩定的基礎
合理控制飲食是控制血糖的關鍵。
要盡量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高鹽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全穀物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同時,要注意飲食的規律,定時定量進餐,避免暴飲暴食。
適量運動,助力血糖調節
適當的運動可以增強體質,提高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有助於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等,堅持每天運動 30 分鐘以上。
定期檢查,掌握血糖動態
定期進行血糖檢測和身體檢查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根據自己的病情和醫生的建議,定期到醫院複查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指標,及時瞭解自己的血糖變化情況,調整治療方案。
總之,糖尿病是一種需要長期管理和治療的慢性疾病。
我們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尤其是夜間出現的一些癥狀,及時發現血糖異常,採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保持身體健康,享受美好的生活。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故事情節純屬虛構,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