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佈了2024年電鍋等17種網售產品品質的國家品質抽查情況通報,除了夏普、網易嚴選等一批知名企業的產品品質國抽出現不合格,家電圈還發現了三個“沒想到”的事實與真相。
孫力||撰稿
夏普、網易嚴選等企業的24批次電飯煲產品,在新一輪產品品質國抽中出現“品質不合格”,迅速引發市場熱議和行業反思。
不過,在家電圈看來,相對於夏普、網易嚴選等知名企業的產品不合格,回到電鍋行業,還可以看到隱藏在行業的三個“不為人知”真相。
第一、大企業或大平臺的小品類,或非核心業務品類,確實存在著產品品質不靠譜、不穩定等情況。因為,企業大了,品質監管的重心會放在核心業務品類上,這也就提醒市場和消費者,選購家電產品還是要選擇專業企業的。比如說,空調的格力,冰箱和洗衣機的海爾、小天鵝,以及電飯煲的美的、九陽和蘇泊爾。
具體來看,標稱為杭州網易嚴選貿易有限公司生產的智能電飯煲,出現了能效等級中的熱效率值,以及理化指標中的合金元素遷移量指標鋁兩項不合格。而且在企業申請複檢后,複檢后仍然不合格。這說明,產品確實存在問題,與抽查無關。
同樣,標稱為夏普科技(深圳) 有限公司生產的微電腦電飯煲,出現了理化指標,即合金元素遷移量指標的鋁、鈷、鎳三項不合格。這說明夏普的電飯鍋內膽,存在著嚴重的不合格問題。
如果說,能效不合格,只是關係到電鍋耗電量,可能會比實際標註的要大,更費電;那麼,電鍋的鋁、鎳、鈷等重金屬超標,對人體的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等存在傷害。因為米飯是直接入口的。
二是,電商平臺的網店,銷售品類多、品牌多、門檻低,造成了近年來家電產品的不合格概率更高。之前很多家電實體門店的老闆,總是喜歡說“便宜沒好貨”,網購家電是一分錢一分貨。最近幾年,電商平臺的劣質假冒及偽劣產品,確實增多,也成為很多家電企業拼低價內捲式競爭的主場。
此次抽查的24批次不合格電鍋,家電圈發現,全部是從京東、天貓、拼多多、淘寶、唯品會、小米有品等電商平台購買。近年來,國家市場監管部門加大了對於電商平臺銷售的家電產品品質抽查,發現了大量劣質假冒家電產品的問題。甚至一些電商平臺銷售的家電產品,連強制性的3C認證都沒有。局面非常混亂、各種偷工減料的質量問題非常恐怖。
三是,廣東是電飯煲製造大省,也是不合格產品的重災區,主要集中在中山、佛山、深圳等地。特別是在廣東的中山地區,近年來在油煙機、燃氣灶、熱水器、電鍋等產品上,出現了一大批的家電工廠生產品質“國抽”不合格的現象。作為中國家電產業的產業集群,最近幾年廣東的中山與浙江的慈溪(主要是凈水機、取暖器等兩季小家電為主),一度因為產業鏈完善、質優價廉受到關注。但是在外部市場競爭環境下,產品品質不合格問題突發。
此次電鍋的國家品質抽查,共涉及廣東、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北京等7個省市55家生產單位,抽查發現24批次產品不合格。其中除了網易嚴選位於杭州,其它23批次不合格產品,全部位於廣東的中山、佛山和深圳等地區。這一現象應該引起廣東市場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不能讓劣質、不合格產品摧毀了廣東家電製造的口碑和信譽。
家電圈所有標註為原創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