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客戶還是小客戶?SaaS的窄門和寬路
更新于:2025-03-26 06:25:07

對於傳統企業軟體來說,做不做大客戶,這根本就不是個問題;但是對於SaaS公司來說,這卻是個非常值得考慮的問題。因為“該不該做”,與“要不要做”是兩碼事。做SaaS大客戶有很多明顯的好處。比如客單價高,一個大客戶相當於好幾個小客戶。大客戶有標杆效應,一家大客戶可能會帶來更多大客戶和中小客戶。至於說大客戶的其它優勢,諸如付費能力強、續費有保證等,更被認為是確定的好處。這樣看來,沒理由不做大客戶。但是,實際情況可能並非如此,而且做大客戶的那些好處,大部分都只是銷售方的一廂情願。比如說大客戶的高客單價,其實並沒有多高。因為訂閱收入模式,即使按照海外大客戶劃分標準,只要ARR在10萬美元以上,就算是大客戶了。這與企業軟體相比,相差的也太大了。至於說大客戶的付費能力強,增購機會大,續費有保障等等,如果放在交易型業務上,這些確實都是優勢。而對於訂閱收入的未來確認模式下,這些大客戶所謂確定的優勢,沒有一個是確定的。所以,回到要不要做大客戶這個主題,最終要考量的,其實還是投入產出率。說得再具體一些,就是大客戶的長獲取週期。這不但意味著獲客成本,更意味著獲客的效率,而效率才是決定一個SaaS生意是否有利可圖的唯一要素。而且低獲客效率,與SaaS模式的要求原本就不搭。那提高大客戶的獲客效率不就行了嗎?其實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大客戶的銷售週期過長,這很容易理解。因為在大企業“上架”任何一個軟體,無論大小都需要同樣複雜的評估和審核過程,所以很難將銷售周期縮短。此外,大企業通常都更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繞不開當地語系化部署、二次開發、業務重構這些要求,那就脫離了SaaS的範圍,演變成另外一件事。SaaS的獲客,就變成與傳統企業軟體的競爭,勝算不大。如果一個SaaS銷售員,一門心思做大客戶銷售,除非是運氣特別好,否則一年也做不了幾單。這種銷售模式對於SaaS公司來說,其實意義並不大。如果運氣不好的話,都不用公司辭退,銷售自己就不幹了。可能很多大客戶銷售都不同意這種說法。比如經常有人說,你看人家Workday都是大客戶,客單價百萬美元都不在少數,憑什麼認為SaaS就做不了大客戶?一方面,Workday也許是個行業特例,這是由產品或服務的內容所決定,對於大企業的作用更大。另一方面,海外SaaS公司針對大客戶,確實有一套專業的大客戶獲客方法,也就是所謂的POD方法。大多數情況下,SaaS銷售都是單打獨鬥的,“能打”是對大客戶銷售的基本要求。但銷售實踐證明,對於SaaS大客戶銷售來說,能打並不總是有效,單打獨鬥的銷售,要麼很難成交,要麼成交的客戶品質不行,留存困難。所以SaaS的大客戶銷售,出現了一種新的組織形式,即POD銷售方式。POD借鑒了獨立工作倉的概念,打破了固有的獨立銷售方式,而通常是由SDR/MDR、售前、銷售和CSM組成的一個銷售單元,依靠專有流程和協同機制,高效完成銷售。POD獲客模式帶來的好處,主要是增加了贏單概率,提高了銷售效率。更為重要的是,POD模式從一開始,就鋪好了客戶成功之路,大大提高了大客戶的續約或增購的概率。國內SaaS大客戶銷售,也流行一個簡化版的POD,就是KA。其實KA組織方式,還是受了傳統軟體的影響,對於SaaS大客戶銷售,實際作用並不大。此所謂三個臭皮匠,最終也抵不了一個諸葛亮。所以,SaaS大客戶銷售,不是絕對不能做,而是用什麼樣的流程和方法去做。做好與做壞,既不是講道理,也不是看成交,而是以SaaS模式下的投入產出效率為評價標準。
2025-03-26 05:32:30
2025-03-26 05:34:18
2025-03-26 05:34:20
2025-03-26 05:34:30
2025-03-26 05:34:53
2025-03-26 05:35:40
2025-03-26 05:35:57
2025-03-26 05:37:47
2025-03-26 05:39:48
2025-03-26 05:40:47
2025-03-26 05:42:13
2025-03-26 05:42:18
2025-03-26 05:45:37
2025-03-26 05:45:45
2025-03-26 05:45:51
2025-03-26 05:46:05
2025-03-26 05:47:28
2025-03-26 05:49:57
2025-03-26 05:50:18
2025-03-26 05:50:27
2025-03-26 05:50:33
2025-03-26 05:51:12
2025-03-26 05:52:18
2025-03-26 05: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