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聲記者徐欣悅,綜合新聞坊、潮新聞、央視三農、廣東消委會
俗話說“清明螺,賽肥鵝”,眼下,殼薄、肉厚的螺螄大量上市,成了菜場的“頂流”,吸引不少市民購買。
清明時節螺螄大量上市
肉質緊實 味道鮮美
在杭州楊家門農副產品綜合市場水產區,一盆盆形態各異的螺螄擺滿檔口,吸引不少市民選購。
記者對比多家攤位發現,螺螄價格一般不超過10元,剪尾的螺螄會貴兩塊錢。
一位攤主說:“一般沒剪尾的七八塊,剪過的十塊左右。螺螄吃的人很多,現在清明,螺螄很肥的。一天能賣100斤多一點。”
據水產攤主介紹,清明時節的螺螄肉質緊實,泥腥味也小,味道最為鮮美。清明過後,螺螄殼裡有了小螺螄,螺肉變得又瘦又緊,口感、味道大不如前。
在浙江諸暨一家餐飲店,廚師陳雄告訴記者,有不少客人是專門來吃螺螄的。“我們每天進四五十斤,醬爆螺螄、上湯螺螄點的人特別多,每天基本上都是賣完的。”
這樣搭配會“踩雷”
注意提前避坑
螺螄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每100克螺螄肉裡,蛋白質含量高達15克左右,比一些常見肉類還要高。但“吃貨”們,請注意避開以下這些“雷區”:
與寒涼食物搭配需謹慎
螺螄性寒,若與西瓜、苦瓜、木耳等同樣性寒的食物搭配,無異於雪上加霜,容易對脾胃造成負擔,容易引發腹瀉、腹痛等消化不良癥狀。
特別是對於體質偏寒或脾胃虛弱的人來說,這種搭配更是大忌。
與高蛋白食物搭配需適量
螺螄本身蛋白質含量豐富,如果再與牛肉、羊肉等高蛋白食物大量同食,不僅會加重胃腸道負擔,還可能影響蛋白質的吸收和利用,甚至導致蛋白質過剩,增加腎臟負擔。
與維生素C豐富的食材搭配要適度
雖然維生素C有助於鐵的吸收,但螺螄與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西紅柿、柑橘類水果)搭配時,需注意適量。
因為過多的維生素C可能與螺螄中的某些礦物質(如銅)發生反應,影響礦物質的吸收,甚至可能引起不適。
與酒精搭配需警惕
螺蛳配啤酒看似惬意,實則暗藏風險。酒精不僅會刺激胃黏膜,還可能影響肝臟對螺螄中營養成分的代謝,長期如此,對肝臟健康不利。
有三類人群 不宜食用螺螄
孕婦盡量避免吃螺螄,因為螺螄中可能存在寄生蟲,容易引起感染,對胎兒發育不利。
過敏體質者則要警惕過敏反應,一旦出現皮膚紅疹、瘙癢等癥狀,應立即就醫。
脾胃虛寒者和肝腎功能不佳者也要少吃或不吃螺螄。
鮮活的螺如果當天食用不完,可以覆蓋一塊乾淨濕毛巾,放入冰箱冷藏室存放,盡量在3~4天內食用完。煮熟的螺建議當天食用完,盡量不要隔夜存放,以免螺肉腐敗、細菌滋生引發胃腸疾病。
在吃的時候也要注意:靠近螺口的那塊有韌性的肉是可以吃的部分,而質地柔軟的尾巴位置是內臟區域,寄生蟲、重金屬大多沉積在這裡,不宜食用。
烹飪也有兩個小竅門,一是將螺浸泡在水中,滴幾滴香油,有助螺排出體內泥沙,二是用剪刀去尾,不僅乾淨,在烹飪時也能更加入味。
來源:浙江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