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這大自然的饋贈,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它能驅散寒冷,帶來溫暖,讓我們的身體充滿活力,還能改善心情,讓我們的精神為之一振。然而,就像事物都有兩面性一樣,陽光並非總是有益無害。特別是對於 60 歲以上的人群而言,陽光的某些潛在影響,可能會悄然威脅到眼睛的健康。
相信大家對白內障這種常見的眼疾並不陌生。很多人去看眼科醫生時,都曾聽到過類似的叮囑:“別老是盯著太陽看。” 但或許大多數人都未曾深入思考過,曬太陽與白內障之間,究竟存在著怎樣千絲萬縷的聯繫。畢竟,在我們的認知里,曬太陽最大的好處便是説明身體合成維生素 D,從而增強骨骼健康,怎麼會和眼睛的病變扯上關係呢?不少人心裡肯定都犯嘀咕:“我不過就是曬曬太陽,享受一下陽光的溫暖,眼睛怎麼就會出問題呢?” 要弄清楚這其中的緣由,我們得先瞭解一下日光中的紫外線,對眼睛到底有著怎樣的潛在威脅。
你可別以為太陽只會把皮膚曬黑、曬傷,實際上,它對眼睛的傷害同樣不容小覷。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眼睛所遭受的損傷可能超乎你的想像。尤其是步入 60 歲後,身體各項機能逐漸衰退,在曬太陽這件事上,更得格外小心謹慎。
紫外線:眼睛健康的 “隱形殺手”
太陽光中的紫外線主要分為三種類型:UVA、UVB 和 UVC。幸運的是,UVC 被大氣層牢牢阻擋在外,我們無需為此擔憂。然而,UVA 和 UVB,尤其是 UVB,卻成為了損害眼睛健康的 “幕後黑手”。當我們在戶外活動時,這兩種紫外線會毫無阻礙地進入眼睛,給眼睛帶來不同程度的傷害。
眼睛里的晶狀體,宛如一個精密的 “透明鏡頭”,原本清澈無比,能夠幫助我們清晰地看清世間萬物。但紫外線卻像個偷偷潛入的不速之客,悄無聲息地對晶狀體發起攻擊。長時間暴露在紫外線下,晶狀體會逐漸受損,就像原本乾淨透明的玻璃,慢慢變得模糊不清。隨著晶狀體的混濁程度不斷加重,光線難以透過它傳遞到視網膜,我們的視力也會隨之下降。嚴重時,甚至可能讓人視物不清,極大地影響生活品質,這便是白內障形成的重要原理之一。
不過,這裡所說的 “曬太陽”,可並非僅僅指在海灘上暴曬幾個小時這麼簡單,實際情況要複雜得多。白內障的發生,不僅僅取決於紫外線照射時間的長短,還有一個關鍵因素 —— 眼睛自身的 “防禦”。人一旦到了 60 歲,身體的防禦系統相較於年輕時,早已大不如前。眼睛里的晶狀體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一系列自然變化,彈性逐漸減少,透明度也越來越低。此時,再加上長期暴露在紫外線下,無疑是雪上加霜,大大增加了白內障形成的風險。
此外,60 歲以上人群的眼睛,對紫外線的敏感度比年輕人更高,也更容易受到傷害。這是因為老年人眼睛晶狀體中,用於保護眼睛的色素逐漸減少。當暴露在陽光下時,眼睛就如同失去了一層重要的防護屏障,更容易遭受紫外線的侵襲。
為何 60 歲後要格外警惕曬太陽的危害?
你或許會好奇,為什麼 60 歲以後,在曬太陽這件事上就得特別小心呢?這是因為在這個階段,眼睛的老化速度明顯加快。隨著年齡的增長,眼睛本身的 “防禦” 已然減弱,而紫外線的照射,無疑是給脆弱的眼睛 “致命一擊”,直接導致白內障出現的幾率大幅增加。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有些 60 歲以上的老人,出門時總是戴著墨鏡,盡可能地躲避陽光,因為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眼睛,減少眼睛受到傷害的可能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白內障的形成並非僅僅是曬太陽這一個因素導致的。雖然頻繁的陽光照射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危險因素,但兩者之間的關係並非簡單的因果關係。從一些研究數據中,我們能更清晰地看到這一點。澳大利亞和美國的相關研究發現,那些長期在陽光下從事戶外工作的人,由於長時間暴露在紫外線下,患白內障的幾率明顯高於一般人群。然而,有趣的是,即便是生活在陽光相對不那麼充足的北歐一些國家,白內障的發病率也呈現出逐漸上升的趨勢。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與人們長期的生活習慣以及對紫外線的暴露時間密切相關。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外出走路、騎自行車,尤其是在陽光強烈的夏天,如果不戴太陽鏡,也不採取其他任何眼部防護措施,即便在陽光下停留的時間不長,眼睛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損傷。而且,這種損傷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它不會立刻讓你感覺到疼痛或不適,往往是在日積月累中,眼睛的晶狀體慢慢發生變化,直到問題嚴重到影響視力時,才會引起我們的注意。
還有一點容易被大家忽視,那就是即便我們身處室內,陽光透過窗戶照射進來,其中的紫外線依然能夠偷偷潛入眼睛,悄然積累傷害。所以說,曬太陽對眼睛的危害,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就像水滴石穿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眼睛的晶狀體在紫外線的持續作用下,會逐漸變得混濁,最終引發白內障。
60 歲後,如何安全曬太陽?
既然曬太陽與白內障之間存在著如此緊密的聯繫,那麼對於 60 歲以上的人群來說,是不是就應該完全避開陽光呢?當然不是。適當的陽光照射對身體還是大有裨益的,它不僅能幫助我們補充維生素 D,促進鈣的吸收,還能調節生物鍾,改善睡眠品質,讓我們的心情更加愉悅,充滿活力。所以,我們無需談 “曬” 色變,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依然可以安全地享受陽光。接下來,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60 歲後曬太陽需要注意的幾個小細節:
做好遮陽措施:每天在陽光下暴露 30 分鐘左右即可,切忌長時間暴曬。長時間暴曬不僅會對皮膚造成傷害,引發晒傷、曬斑,甚至增加皮膚癌的發病風險,對眼睛的傷害更是巨大。外出時,一定要佩戴太陽鏡,而且要選擇具有防紫外線功能的專用眼鏡。這裡要特別提醒大家,眼鏡的質量至關重要,它直接關係到防護效果。在挑選太陽鏡時,最好選擇鏡片上標註有 UV400 標識的,這種鏡片能夠有效阻擋 99% 的紫外線,為眼睛提供可靠的防護。
戴上寬邊帽:除了太陽鏡,帽子也是我們曬太陽時必不可少的 “防護裝備”。太陽鏡主要用於保護眼睛免受紫外線的直接照射,而寬邊帽則能為眼睛提供更全面的防曬效果。它可以遮擋住陽光,避免陽光直射到眼睛,給眼睛多一層保護。無論是去公園散步,還是在戶外曬太陽,戴上一頂寬邊帽,既能遮陽,又能增添一份時尚感。
避開陽光最強時段:一天當中,陽光最強的時段是中午 11 點到下午 3 點,此時的紫外線最為強烈,對眼睛和皮膚的傷害也最大。因此,我們要盡量避開這個時間段外出曬太陽。如果因為某些原因,不得不出門,那一定要提前做好防護措施,如佩戴太陽鏡、寬邊帽,塗抹防曬霜等。或者選擇在早上或傍晚陽光相對不那麼強烈的時候進行戶外活動,這樣能有效減少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
補充抗氧化劑:研究表明,抗氧化劑對眼睛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它能夠中和紫外線照射產生的自由基,減輕自由基對眼睛組織的損傷。所以,60 歲以上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如胡蘿蔔,它富含的胡蘿蔔素在體內可轉化為維生素 A,對眼睛的視覺功能和視網膜健康有著重要作用;藍莓,含有豐富的花青素,具有強大的抗氧化能力,能夠保護眼睛免受自由基的傷害;菠菜,富含葉黃素和玉米黃素等抗氧化劑,這些物質能夠過濾藍光,保護眼睛的晶狀體和視網膜。通過飲食補充抗氧化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説明眼睛抵抗紫外線的傷害。
這些行為,會加重眼睛傷害!
在曬太陽的過程中,有些行為可能會在不經意間加重眼睛受到的傷害,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比如,出門時不戴眼鏡,直接讓眼睛暴露在強烈的陽光下,紫外線會毫無阻礙地直射眼睛,對晶狀體等眼部組織造成嚴重損傷。還有些人,長時間盯著手機螢幕,即使在戶外曬太陽時也不例外。要知道,手機螢幕發出的藍光本身就對眼睛有傷害,再加上紫外線的照射,眼睛所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這些不良習慣,都會削弱眼睛的防禦系統,增加眼睛受紫外線傷害的幾率,久而久之,引發白內障的風險也會隨之增高。所以,保護眼睛,需要我們時刻保持警惕,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