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質專業化教師應不斷夯實“四維知能”
更新于:2025-04-04 21:31:08

本文轉自:福建日報

□鍾建林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頒布以來,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深入的研究。何為高素質專業化教師?新時代教師的高素質專業化主要體現為“四維知能”:基於身體的智慧、條件智慧、實踐性知能、文化性知能。“四維知能”相互支撐、相互促進,共同構成高素質專業化教師的基本素質框架。只有不斷夯實自身的“四維知能”,才能真正成為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

提升本體性知能,確保“教對”。本體性知能即與學科概念、規律、方法、思想等學科本質有關的知能,是教師引導學生正確建構學科知識的前提,更是避免教錯學科知識、確保學科教學質量的基礎保障。如果教師本體性知能不深厚,就可能導致教學淺表化、生硬化,甚至可能出現知識性錯誤。此外,教師的本體性知能也是影響學生學科情感和學科興趣的重要因素。教師只有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的本體性知能,具備紮實的學科知識、深刻理解學科知識本質,才能為學生的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學科基礎。

補足條件性知能,促進“教堂”。條件性知能即開展教育教學所需的教育學、心理學、教學論等知能,能幫助教師理解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學習動機、思維過程、情感需求等,合理規劃教學內容、安排教學進度、選擇教學方法。條件性知能強的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更加註重知識形成過程與學生認知發展規律的契合度,更加善於從學生的言行中捕捉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思維變化,進而設計出更符合學生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的教學活動並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引導學生更好掌握學科知識。

強化實踐性知能,實現“教好”。實踐性知能即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積累的運用本體性知能、條件性知能的情境性、個性化經驗和智慧,是教師智慧與教學藝術的深度交融。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學生個體,他們有著不同的學習風格、興趣偏好和能力水準。這種靈活性不僅僅體現在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創新上,更體現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動態性、靈活性和針對性上。數位化工具、在線學習平臺、AI技術的興起,為教學實踐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手段,為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效果提供了有力的支援。教師應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靈活應對各種教學情境,創造性地採用符合時代特徵的教學策略,不斷總結和提煉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

豐富文化性知能,追求“教活”。文化性知能是學科之外但影響學科教學實效的通識性文化修養、專業性自我發展等知能文化性知能深厚的教師能拓展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使課堂成為連接現實世界與學科知識的橋樑,將知識與現實生活、歷史文化緊密相連,使課堂內容更加豐富多元、教學形式更加生動有趣,促使學生“跳出教材”學習,感受知識與現實世界以及其他學科融合的獨特魅力,增強學習的內在動力,增強批判性思維和整合創新能力。教師要通過持續廣泛閱讀、參與文化活動、開展跨學科學習與交流、學習利用現代資訊技術等方式,不斷豐富自身知識儲備、拓寬視野,從而在教學中更好地增強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與綜合素養。

(作者單位:福建省教育科學研究所)

跨學科點亮數學課堂
跨學科點亮數學課堂
2025-03-26 13: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