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億航智慧旗下全資子公司廣東億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億航通航)及其在合肥的合資運營公司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合翼航空)收到了由中國民航局(CAAC)頒發的全國第一批載人類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OC)。
億航智慧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相關運營航司正式獲得運營合格證(OC)是全國低空經濟的一個重大突破,對於廣州與合肥兩座城市也是一條喜訊。這意味著中國低空經濟“載人時代”序章正式拉開帷幕,消費者也可以在廣州和合肥相關運營點體驗低空觀光和低空通行。
億航智能的總部就在廣州開發區、黃埔區。
為什麼是億航?
2025年央視總台春晚,億航智慧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率先在武漢分會場上演“七機聯飛”,隨後跨越時空,於廣州塔上演“時光倒計時”。這場前所未有的飛行,將科幻的魔幻瞬間照進現實的鎂光燈下,震撼全場。
近幾年億航智能無疑是低空產業的明星,它的創始人相比則低調了許多。
億航的創始人胡華智1992年至1997年,就讀於清華大學計算機系。
2008年,胡華智參與北京999應急調度系統工程的主要承擔方,也曾服務過多個大型專案,比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
2013年,胡華智進入了智慧無人機的研發領域,2014年,他在廣州黃埔成立了億航智慧。
僅僅兩年後,也就是2016年,億航就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上發佈了全球首款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億航184。
2019年12月,億航智慧在納斯達克全球股票市場掛牌上市,成為全球第一家上市的城市空中交通行業公司。
“讓人類真正征服天空,讓飛行變得前所未有的安全、便捷,是我畢生追求的夢想。”胡華智是這樣說的。在他的理念下,億航智慧也成為了國內最早一批佈局低空經濟的企業之一。
有了先行者的時空優勢,再加上穩紮穩打的科技投入、產品研發,億航智慧正在逐步實現“自我增值”。今年3月,億航智能公佈了其2024年Q4及全年財報,億航智慧2024年總收入為人民幣4.562億元,創歷史新高,並且,首次實現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全年盈利及正向經營現金流。
為什麼是黃埔?
在億航取得運營合格證(OC)的一條消息下,有網友評論:“黃埔正在打造低空界的‘黃埔軍校’”。在時事辣評領域,網友總是“天賦型選手”,但不可否認,黃埔區在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上,確實是那一位“有天賦”“又努力”的尖子生。
黃埔區聚集低空產業鏈企業50家,覆蓋研發設計與原材料、製造與集成、應用與服務等環節,產業規模約130億元,其中包括14家專精特新“小巨人”,3家單項冠軍,9家上市企業。
中國人創業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作為大灣區衝在第一線的低空經濟行政區,黃埔區一直就致力於為低空企業提供最好的“地利”。“到開發區來,到離成功最近的地方來!”廣州開發區發出的邀請,不僅是口號,也是底氣。
2023年12月,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發佈《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低空10條”)及政策實施細則,設立規模100億元的低空產業創投基金;啟動建設5.2平方公里的低空產業園;對符合條件的低空產業項目獎補最高達3000萬元。
就在前幾天,3月31日,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發佈《關於打造“三城一島”產業增長極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若干舉措》(又稱“新質生產力30條”),提出30條硬核新政策,更是將黃埔區角色從“政策供應商”升維為“創新合夥人”。
在企業投資方面,黃埔區是“投資合夥人”。降門檻讓企業“能投”,外資獎勵門檻從1000萬美元降低到500萬美元;指方向讓企業“敢投”,重點支援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單個專案最高扶持1億元。
在壯大新興產業方面,黃埔區是“產業合夥人”。錨定低空經濟等9個戰略性新興產業、4個未來產業,將針對性出臺一批專項政策,鼓勵企業就地融入龍頭企業、生態企業、骨幹企業供應鏈,對成效明顯的給予一定資金扶持。
在企業落地方面,黃埔區是“項目合夥人”。對“拿地即動工”“竣工即投產”的專案和運營團隊給予扶持。支持專案方整合自身資源和上下游資源,實現一批補鏈強鏈專案集聚發展,最高給予1000萬元資金支援。
值得一提的是,廣州的又一家低空經濟巨頭,小鵬匯天選擇將飛行汽車工廠落址黃埔區。小鵬匯天飛行汽車智造基地於2024年10月27日正式動工,這是全球首個利用現代化流水線進行大規模量產的飛行汽車工廠。
為什麼是廣州?
2024年5月,廣州市人民政府頒布《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廣州低空經濟整體規模達到1500億元左右;同年7月,頒發《廣州市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強調加快培育壯大低空經濟主體,推動完善低空基礎設施、低空科技創新環境和低空多場景應用。
2024年對於廣州僅僅是一個起點,高質量發展低空經濟,廣州持續發力,勢在必得。
廣州為什麼能在低空領先?
主機廠向全國“造血”
截至2024年底,廣州擁有從事低空經濟的企業超過4000家,排名全國第二。其中,核心企業約65家,包括億航智慧、小鵬匯天、極飛科技等“全球獨角獸”企業。
要想讓豐富的低空經濟應用場景落地,飛行器產品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廣州深厚的整車和零部件製造業易於向低空飛行器生產鏈轉型,這是廣州的產業基礎。同時,廣州處於珠三角、大灣區核心位置,資訊交流、交通物流、人才往來與周邊城市互聯互通。
單看低空經濟的主機製造,廣州就擁有如此多員大將。上文提到的小鵬匯天,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在3月29日的2025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高層論壇上表示,廣州開發區的飛行汽車工廠建成后預計一年製造飛行汽車的產能有1萬台。
此前,小鵬匯天拿到了五家銀行的共12.6億元銀團貸款,用於支援小鵬匯天飛行汽車智造基地的建設。這是目前全球範圍內最大一筆用於飛行汽車生產的銀團貸款。目前,小鵬匯天“陸地航母”飛行體也全面進入適航審定階段,預計今年完成飛行體型號合格證(TC)審定,後續將推動產品合格證(PC)審定。
另外,極飛科技在農業無人機領域的則是備受矚目的“頭號玩家”。其農業無人機通過播種、管理、噴藥等功能,極大提升了農業生產的效率,為不少農民開闢了新天地。從2015年以來,極飛科技的農業無人機價格已降至4.8萬元,越來越多的家庭農場使用者逐步成為了其用戶群體。
胡華智當年決定南下廣州,創立億航,也是基於對細緻考察珠三角地區完善的無人機產業鏈後下定的決心。2024年,億航智慧共交付EH216系列無人駕駛航空器216架,億航智慧的eVtol飛到了包括上海、威海、溫州、韶關、武漢等多個城市。
廣州低空經濟規模化效應正在顯現
有了飛行器,市民想要“打飛的”出行,那麼就還需要建機場、搭航線。
2024年9月,億航智慧、小鵬匯天的eVtol飛躍廣州城市CBD,這是廣州城市中心的一場低空飛行示範活動,也是廣州打造低空載人應用場景的起點。未來,廣州將構建低空飛行起降點“一張網”,以廣州塔為核心,覆蓋廣州11個行政區,形成“1+10”起降點首期劃設。廣州塔和海心沙就是首批建設的起降樞紐點。
低空企業選址一個城市,很大一部分的考量就是這座城市發展低空經濟規模化應用場景的未來潛力。
廣州一直是拓展低空應用場景的“排頭兵”。《廣州市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就明確提出,支援開設載人無人駕駛應用場景航線,鼓勵企業提供市內交通類、城際交通類低空飛行器載人飛行服務,單條航線年度最高補助100萬元。
除此之外,廣州還致力打造低空經濟產業園區。廣州臨空經濟示範區、花都低空經濟產業園、三鳳臨空產業園、電子五所低空經濟核心區、廣本研發中心片區、通用機場配套與產業園、中汽研低空飛行測試基地,分別分佈在白雲區、花都區、增城區,產業集聚效益明顯。
為什麼一定要打造規模化效應?這對普通人的生活有什麼相關嗎?
低空經濟的規模化發展,核心價值在於打造高頻次應用的剛需場景,最直接的影響當然是能促進各種“飛的”出行場景儘快落地,另外重要的一點,就是更方便把低空出行的價格“打下來”。
廣州還有哪些不足?
2024年,深圳、廣州、上海、蘇州等城市相繼提出創建全國低空經濟第一城的奮鬥目標。除開廣州,別的兄弟城市近兩年發展低空經濟的勢頭同樣迅猛,其中不少城市具有廣州需要審視或學習的優勢。
低空經濟亟待發展的空管信息化領域,需要航天技術的下放和航太人才的集聚,成都在這方面頗為亮眼。成都集聚了中國民航飛行學院、中國民航局二所等科研機構;在空管、雷達、監視、航電、飛控、材料等領域,成都的產業基礎也非常明顯。
另外,川渝地區文旅資源豐富,擁有九寨溝、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等全國聞名的豐富資源,以及成都雙流和天府國際機場兩大航空樞紐的佈局。沃飛長空已經著力進一步打造“網紅景點、CBD、城市地標、交通樞紐、城市之間”的商業運輸示範場景,合作打造國家級的eVTOL應用場景及運營模式樣板。
如今廣州在孵化企業、頂層設計、平台建設、國際合作等方面已經有了獨特優勢,相信隨著廣州在未來的持續加碼,廣州會擁有更加廣闊的一片低空天域。
什麼是OC?
OC(Operation Certificate)是民航局向運營商頒發的資質證明,標誌著企業具備安全、合規開展商業飛行的能力。
此前,億航智慧的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就已獲得了全球首個載人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產品型號合格證(TC)、標準適航證(AC)、生產許可證(PC),此次億航通航及合翼航空取得運營合格證(OC),也讓億航智慧成為全球第一“四證集齊”企業。由集齊“四證”開始,億航智慧成為全球首個具備無人駕駛載人eVTOL完整商業運營資質的公司。
文 | 記者 嚴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