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鯉
編輯 | 小鯉
-<前言>-
老戲骨張國立主演的《我的後半生》,本該是一部溫情現實主義的家庭劇,卻成了讓觀眾集體棄劇的奇葩之作。
一個70歲的退休教授,從痛失愛妻到迅速墜入愛河,這轉變也太快了,劇中那些誇張的葬禮場景、不合理的戀愛細節,甚至連老戲骨們的精湛演技都拯救不了這部劇……
-<劇情設定>-
這部劇主要講述70歲退休文學教授沈卓然,在妻子去世后的情感故事,本該是一部講述老年人情感與家庭關係的現實主義作品,卻因劇情發展的不合理性讓觀眾大呼離譜。
劇中的沈卓然,妻子剛去世時還是一副悲痛欲絕的模樣,他整日沉浸在對亡妻的思念中,不願出門社交,天天在家聽一些很悲涼的歌,鬧得整個家都死氣沉沉的。
然而,劇情的轉折來得猝不及防,沈卓然住院期間遇到了45歲的護士長連亦憐,兩人迅速產生好感,從此人設開始崩塌。
那個曾經深情的丈夫,轉眼間變成了熱戀中的老人,這種轉變速度讓人有點無語,愛妻人設還沒堅持幾天就崩塌。
說實話,老年人再婚本無可厚非,但編劇對這一過程的處理實在太過草率,從悲痛欲絕到熱烈追求,這中間的心理變化沒表現出來,有點太草率。
更讓人無法接受的是,沈卓然與連亦憐之間的年齡差距高達二十多歲,雖說愛情不分年齡,但現實中,這樣的組合往往會面臨諸多現實問題,而劇中卻將這些問題輕描淡寫。
甚至兩人親暱的畫面的時候,更像是父女,畫面太違和,有點辣眼睛。
劇中沈卓然的人設崩塌,不僅體現在情感轉變上,更體現在他的言行舉止上,一個70歲的文學教授,竟然像20多歲的小夥子一樣談戀愛,這種設定實在讓人難以信服。
我們都知道,年長者的愛情往往更加含蓄、理性,更注重精神層面的契合,但劇中的沈卓然卻像是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年,這種反差不僅不合理,更是對老年群體的某種刻板印象。
有一個很離譜的情節是,劇中張國立演的沈卓然,在妻子剛剛去世沒多久就談戀愛了,戀愛過後很快就做那些親密的舉動,甚至沒多久就同居了,也不考慮孩子們能不能接受。
更令人遺憾的是,這種人設崩塌不僅浪費了張國立這樣老戲骨的演技,讓老年人感情變得非常草率。
隨著劇情的推進,沈卓然的形象越來越不可信,從一個令人尊敬的教授變成了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老頑童……
-<形象崩塌>-
如果說沈卓然的人設崩塌只是這部劇的開始,他與連亦憐之間那些離譜的戀愛情節,直接改變這部劇的走向。
70歲的沈卓然和50歲的連亦憐,加起來年齡超過100歲的兩個人,卻上演著青春偶像劇般的戀愛戲碼。
沈卓然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給連亦憐寫藏頭詩表白,這種橋段放在大學校園劇裡或許還算浪漫,放在兩個中老年人身上,只能讓人尷尬得摳出三室一廳。
更離譜的是,連亦憐作為一名專業護士長,在病房工作時間居然能聽著沈卓然念詩聽到淚流滿面。
這是什麼樣的醫院管理制度,護士長不需要照顧其他病人嗎,這種設定完全不符合醫院工作的實際情況,簡直是對醫護人員職業精神的不尊重。
隨著劇情發展,連亦憐很快搬到沈卓然家中同住,兩人的相處更是甜蜜得讓人起雞皮疙瘩。
沈卓然對連亦憐體貼入微,教她寫字、給她吹頭髮,甚至當著孩子的面做那些親密的動作,太違和。
這些情節放在年輕情侶身上尚且顯得做作,放在一個70歲的老教授身上,簡直是違背常理。
老實說,並不反對老年人談戀愛,也不否認老年人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但問題是,編劇似乎完全不瞭解老年人的真實生活和情感需求。
只是生硬地把年輕人的戀愛模式套在老年人身上,這種創作方式既不尊重老年群體,也讓劇情失去了真實感。
觀眾們期待的是一部反映現實、有深度的家庭倫理劇,結果卻看到了一部充斥著不合理情節的鬧劇
更讓人無法接受的是,劇中的情節設定不僅不符合現實,還充滿了狗血和誇張,沈卓然和連亦憐的戀愛過程幾乎沒有任何障礙……
-<離譜的設定>-
仿佛兩人生活在真空中,不受年齡差距、社會輿論、家庭關係等現實因素的影響,這種理想化的描寫,與現實中老年人面臨的複雜情感和生活問題形成了鮮明對比。
不得不說,這種創作方式是對觀眾智商的侮辱,現在的觀眾早已不滿足於簡單的甜寵劇情,他們渴望看到真實、有深度的作品。
尤其是涉及到老年人這一特殊群體時,更需要創作者的用心和尊重,即使是衝著張國立這樣的老戲骨去看的,也實在忍受不了如此離譜的劇情設定。
如果說沈卓然與連亦憐的戀愛戲碼已經夠離譜,那麼劇中的家庭矛盾處理則更是讓人哭笑不得。
在處理家庭關係時,不僅缺乏生活常識,更是將人物塑造得極度扁平化,讓整部劇的可信度進一步降低。
沈卓然的兒子沈青和兒媳劉麗娜,對父親的新戀情表現出強烈反對,這本是情理之中的事。
畢竟,父親在母親去世不久就開始新戀情,還找了個比自己小二十多歲的女友,任何子女可能都會有所顧慮。
但問題是,編劇將這種反對塑造得過於簡單粗暴,完全沒有表現出人物內心的複雜性。
梅婷飾演的兒媳劉麗娜,從頭到尾都是一副冷漠臉,甚至在婆婆的葬禮上也是一臉冷漠,這種設定實在太過刻板。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劇中還安排了劉麗娜的閨蜜找了個20歲的小男友,並且理直氣壯地宣稱愛情就是蠻不講理的行動。
老年人再婚確實面臨著來自子女、社會輿論等多方面的壓力,甚至還會給自己帶來好很多爭議,但在這部劇中,都沒有體現出來。
-<結語>-
這部劇現在已經播好幾集了,但劇情越看越離譜,演員的表現也讓人無語,還是棄劇了,除非後面能用優秀的劇情改變一下口碑。
期待未來有更多優質的國產劇出現,它們能夠真實反映社會現實,讓觀眾看到正確的情感觀念,只有這樣,觀眾才能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