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提醒:這幾種病或和衰老有關,無需過度緊張,老年人瞭解一下
更新于:2025-03-31 13:53:22

有些老年人開始覺得自己身體越來越不好,走路累了、睡眠差了、背部也開始疼痛不止,甚至有時一點小病就特別擔心,覺得是大問題。

其實,大多數時候,這些癥狀都是衰老的正常表現,和年齡的增長有關,未必就是重病,作為一名在醫院裡工作的醫生,我遇到過很多這樣的情況。

實際上,衰老帶來的身體變化是非常自然的過程,它會讓一些健康問題顯現出來,但這些並不一定意味著生病。

背部疼痛

很多老年人會抱怨背部酸痛,尤其是彎腰、站立時間長了后,那種疼痛就更加明顯。

一般來說,大家都會認為,背痛就是脊椎的問題,或許是因為年紀大了,骨質疏鬆了,脊柱變得不穩固了。

這些都不無道理,但我見過許多人背痛並不是因為這些原因,反而和他們年輕時一些不良的坐姿、站姿和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

我記得有一位做辦公室工作的患者,年紀大了,感覺背部開始不舒服,時常覺得有點酸痛。

她覺得這肯定是衰老導致的,便很擔心。

可我仔細一問,才知道她從年輕時開始,幾乎每天都長時間坐在辦公桌前,一坐就幾小時,背也從來不挺直。

到了老年,這些年積累下來的姿勢問題終於顯現出來,背部的肌肉和脊椎已經處於一種持續不自然的狀態,所以才容易感到酸痛。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就是歲數大了,骨頭不好了。

其實,骨頭的變化確實會隨著年齡增大,但更多時候是因為年輕時長期不重視姿勢,導致的肌肉、韌帶等結構的緊張。

尤其是有些職業,比如長期低頭的工人或者辦公一族,背部和頸部常年處於一種彎曲姿勢,結果到老了,不僅痛,而且還容易引發其他的脊柱問題。

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的彈性逐漸降低,背部和脊椎的支撐能力逐漸減弱,這時候,如果再加上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沒做好,就會讓背痛成為“常客”,這並不是病,而是衰老的正常反應。

關節炎

關節炎,尤其是膝關節炎,是老年人常見的困擾,很多人都會說,到了老年,關節就不好了,這似乎成了某種“定律”。

不過,事實上,關節疼痛和關節炎的關係比我們想像中複雜得多。

有些人年紀雖然大,但如果保持適量的運動和健康飲食,關節就能保持比較好的狀態。

那些關節問題嚴重的,往往和不良的生活習慣密切相關。

我曾接診過一位老年患者,他常年忽視運動,甚至年輕時也很少走路,天天坐著或者躺著,不太動,覺得這樣就不會累。

直到年紀大了,關節開始疼痛,走路困難,才開始重視這個問題。

其實,身體的關節需要適量的負荷和運動才能保持健康。

如果年輕時就不注重鍛煉,那麼等到衰老時,關節的磨損會加速,尤其是膝關節,承受著全身的重量,一旦沒有足夠的運動來保持它的靈活性,就容易發生退行性變化。

這位患者雖然年紀大,但其實最根本的問題還是缺乏運動,因為關節需要的並不是長時間的劇烈運動,而是適當的、規律的活動,比如散步、簡單的拉伸和伸展。

研究也表明,適量的低強度運動能夠有效促進關節液的分泌,減少關節的摩擦,減緩衰老過程中的關節退化。

此外,飲食也是關節健康的一部分,如果飲食過於油膩、鹽分過高,容易引發體內的炎症,進而加劇關節問題,所以,保持均衡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對於預防關節炎至關重要。

心臟病

當我們提到心臟病時,很多人都會覺得這與衰老有著密切的關係,似乎是歲數大了,心臟就不行了。

但實際上,很多心臟病的發生與生活方式、情緒壓力、飲食習慣等因素有很大的關係,甚至比年齡本身更為重要。

有一位中老年患者,她的父親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因心臟病去世,因此她從小就認為自己會因為基因問題,最終也會得心臟病。

她在我面前訴說時,總是帶著一種“宿命”的感覺,認為自己無法避免。

可當我深入瞭解她的生活習慣時,發現她常年不注意飲食,喜歡油膩食物,且工作壓力很大,每天都處於焦慮和緊張的狀態。

即使她知道運動對心臟好,卻總是以“時間不夠”來推脫。

事實上,心臟病的發生不全是因為遺傳問題,更多的是和我們平時的生活方式有關,長期的高脂飲食、高鹽飲食以及缺乏運動,都會增加心血管負擔。

尤其是情緒壓力,長期處於焦慮、緊張狀態下,會導致體內的壓力激素水準過高,進而影響心臟的健康。

衰老過程中,心臟的彈性會逐漸下降,但如果從年輕時就能注意調整生活方式,就能有效延緩心臟問題的發生。

雖然年齡對心臟有一定影響,但很多老年人的心臟問題,其實更多源自他們年輕時沒有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失眠

很多老年人抱怨失眠,睡不著覺,甚至深夜總是醒來,翻來覆去,無法入睡,大家常常認為這是衰老帶來的正常問題,畢竟隨著年紀的增長,人的睡眠品質的確容易下降。

但我發現,很多老年人的失眠,和他們年輕時的生活習慣、心理狀態有很大關係,甚至可以說,這是一種“習慣性失眠”的延續。

一位常年工作壓力大的患者,年紀到了六十歲左右,突然覺得夜間總是睡不好,淩晨三四點時經常醒來,反覆輾轉。

她以為這是衰老導致的睡眠問題,後來我詳細瞭解了一下,她年輕時的工作壓力非常大,晚上經常加班,工作中的焦慮感讓她入睡困難。

長期如此,到了年紀大時,大腦已經習慣了這種“警覺”狀態,導致她晚上總是睡不安穩,出現了睡眠障礙。

老年人的失眠,往往是年輕時不良的作息、心理狀態和生理節奏所積累下來的結果。

大腦的衰老過程的確會影響睡眠品質,但如果年輕時常常處於過度疲勞、焦慮和壓力狀態,大腦的生物鍾很可能已經紊亂,衰老過程只會加劇這一問題。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確會發生一些不可避免的變化,但這些變化並不意味著我們要恐慌,很多時候,身體的癥狀只是衰老帶來的自然反應。

如果我們能在年輕時就注意一些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飲食、運動和心理狀態,衰老帶來的不適感就能大大減輕。

通過調整和改善一些日常細節,我們完全能夠延緩衰老的過程,減少許多健康問題的發生。

所以,不要因為年齡增長就過於焦慮,很多問題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來預防和緩解。

關於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問題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1]王歡,倪燕華.從中醫體質角度探討個體化老年健康養生服務新途徑[J].中醫藥管理雜誌,2024-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