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好幾部大劇扎堆播出,影視劇市場又開始熱鬧了。
其中,《棋士》這部劇一開始被寄予厚望,有網友猜測,它一開始想對標的是爆劇《狂飆》。
因為在2023年初,《狂飆》首播大爆,當年年底,《棋士》就官宣開機了,而且取景地、主題和《狂飆》也有很多的重合之處。
《棋士》的演員陣容也很強悍,劇中有很多有才華的老戲骨,共同撐起了整部戲。
不過,當年的《狂飆》是現象級大爆,無論網播量還是收視率都是第一。
但是《棋士》播出以來,並沒有實現大爆,目前網播量和熱度都被《雁回時》等劇集牢牢壓制,收視率也徘徊在1左右,跟普通劇集差不多了。
很多網友認為,《棋士》之所以播的不好,極大程度上是因為劇方和平臺方騰訊的不重視。
由於騰訊平臺最近的古裝劇《雁回時》熱度正高,有成為小爆款的趨勢,所以騰訊也下大力氣主推,給了多個固屏,因此冷落了《棋士》。
而且,《棋士》的版權問題很嚴格,很多試圖剪輯《棋士》進行二創的視頻都被下架了,不少網友更是吐槽,這也影響到了粉絲推廣和為愛發電。
當然,除了資本的問題外,《棋士》自身也是有很多問題的,劇集在營造反差的方面,表現得很一般。
王寶強演的角色是一個充滿反差感的形象,看似是老實人,實則卻心思深沉,這種反差本來應該體現在多個方面。
包括他的表情、人設等,然而除了王寶強的演技外,整個角色卻很矛盾。
王寶強早期也在電影《追兇》裡面演過壞人,不過,《追兇》裡的他是個精神病,比較張揚外放,身上充滿邪氣與瘋狂,一看就是瘋癲感十足。
但是在這部《棋士》裡面的他,表面上走的不是壞人路線,但是又壞事做盡,爽也不夠爽,黑化也黑化得不夠徹底,總有一股憋著半口氣的感覺。
劇集把行銷的側重點放在了“窩囊廢”賽道上,劇組還專程想出了一個關於窩囊廢的熱搜話題,以這為側重點進行行銷。
這讓很多觀眾看著感覺怪怪的,矛盾感很強,所以有觀眾看了幾集,就選擇棄劇了。
而且,電視劇的劇名叫《棋士》,王寶強的人設也是棋士。
實際上,劇中能夠點題的內容很少,犯罪元素也沒有和圍棋元素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有網友吐槽說,這和披著職場劇的皮,演偶像戀愛故事,有什麼區別?
還有幾個情節,把觀眾對這部劇的質疑推到了極致。
當男主角的家人生病,需要三萬塊錢做手術時,男主角拿不出錢做手術,於是就去搶劫銀行,這一幕就看得人有些費解。
明明只是三萬塊錢而已,他既然有和警方周旋的智謀,為何不從合法管道賺到這三萬塊錢?
劇情的問題並不是由演員說了算,而是由編劇在掌控大局,王寶強一個人的演技也沒有辦法撐起整部劇,還是希望像《棋士》這樣漏洞太多的劇集少一些,劇組都能夠盡量打磨一下劇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