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鮮報丨住院預交金,降!
更新于:2025-03-29 19:52:47

本文轉自:新華網

  群眾的健康關切事,正是醫改著力點。

  國家衛生健康委、財政部、國家醫保局等6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全國公立醫療機構、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和軍隊主辦的醫療衛生機構自2025年3月31日起取消門診預交金,6月30日起降低住院預交金額度。

  為何調整預交金?

  國家衛生健康委財務司司長劉魁介紹,這是為了切實減輕患者預付資金壓力,提升群眾看病就醫體驗。

  交納住院和門診預交金,最早可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初衷是減少患者排隊次數、縮短繳費等候時間,同時作為後續治療的押金,結算時再多退少補。

  隨著我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逐步健全,資訊技術推動自助繳費等手段普遍應用,預交金的作用逐步減弱。國家在脫貧攻堅期間要求各地針對貧困人口實行“先診療,後付費”政策,鼓勵各地針對脫貧人口等特殊人群繼續執行此類制度,得到群眾廣泛認可。

  近年來,國家衛生健康委引導各地逐步降低預交金收取額度,指導醫療機構積極採用各種移動支付方式,擴大結算管道,為患者提供便利。今年初公佈的2025年為民服務八件健康實事里,調整預交金就是其中一項。

  那麼,住院預交金降多少?

  按照通知要求,公立醫療機構、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和軍隊主辦的醫療衛生機構將根據住院患者疾病診斷、治療方式、結算類型等因素,參考同病種前3年度實際發生的次均住院費用和個人自付費用,合理確定住院預交金額度。

  其中,醫保患者住院預交金額度,要降至同病種同保障類別個人自付平均水準。

  舉個例子:假設某醫院經測算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的某病種過去3年平均住院費用是9000元,醫保報銷後個人平均自付的費用是3000元,那麼該醫院向這類病種醫保患者收取的住院預交金,就不得超過3000元。

  此外,醫療機構還要對常見病種預交金收取額度進行公示,接受公眾監督。

  少了這些預交金,患者看病住院之後的結算會不會排長隊?

  預交金調整看似“小事”,背後有著多個部門、多個機構的“流程再造”。公立醫療機構將持續改進內部工作流程,積極探索運用資訊技術,推行“一站式結算”“床旁結算”“線上結算”等便民措施。

  根據要求,原則上公立醫療機構要在患者出院后3個工作日內完成住院費用結算,今後還要逐步改進,實現24小時內結算。

  當然,在取消門診預交金、降低住院預交金后,醫保部門也將協同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更好地落實醫保預付金管理辦法、提升醫保基金結算效率,以保障醫療機構資金運轉的基本需求,共同維護好醫療服務秩序。

  健康為民,就要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把預交金改革這樣的一件件實事辦好,群眾就會記在“心上”。

  記者:董瑞豐、李恆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荊州3件產品榜上有名
荊州3件產品榜上有名
2025-03-26 13:32:44
養子的繼承權
養子的繼承權
2025-03-26 13: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