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這個伴隨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的瑰寶,不僅富含文化的韻味,還被廣泛認為對健康有益。但是,就像世上沒有完美的事物一樣,喝茶雖好,也不是隨便什麼茶都能隨便喝。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喝茶的那點事兒,特別是那些喝多了可能不太好,甚至對身體有害,還可能增加某些疾病風險的茶。
一、喝茶的科學益處
近年來,科學研究不斷揭示出喝茶的種種好處。例如,一項涉及10萬多名成年人的研究發現,那些每周至少喝三次茶的人,與那些不怎麼喝茶的人相比,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能降低約20%,死亡率降低了約22%,總死亡風險降低了約15%。
這就意味著,對於50歲的人群來說,經常喝茶可能讓他們的心腦血管疾病發生時間推後1.41年,壽命延長1.26年呢。
茶葉裡頭,還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元素,喝茶可以說是在無形中增強了咱們的體質,提高了免疫力。
二、需謹慎飲用的四種茶
然而,好東西也得適量,而且不是所有的茶都適合頻繁飲用。有那麼幾種茶,咱們最好是能少碰為妙。
首先,變質的茶葉。這個沒啥好說的,茶葉放久了容易吸濕、發黴。黴變的茶葉里可能會長出一些不懷好意的微生物,甚至含有致癌的黃麴黴素。所以,那些已經發黴變味的茶葉,千萬別因為可惜就硬著頭皮喝,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接著是燙茶。很多人喜歡喝那種熱騰騰的茶,感覺特別提神。但是,長期飲用過熱的茶水,可能會對咽喉、食道甚至胃部造成刺激,增加這些部位發生癌變的風險。有研究表明,喝太燙的東西確實是有這個風險的,所以,咱們喝茶時溫度也是得注意。
第三,頭道茶。說白了,就是泡茶的第一遍水。現在很多茶葉在種植和加工過程中,難免會接觸到農藥、化肥等各種化學物質。
第四,頭道茶基本上就是在給茶葉洗澡,這水裡可能會含有更多的農藥殘留。所以,為了身體著想,頭道茶咱們還是倒掉比較好。
最後,就是那個久泡茶。茶葉泡得時間太久,裡面的茶多酚、類脂和芳香物質都會氧化,不僅口味變差,還可能對健康不利。
更何況,茶水放久了,周圍環境的微生物也容易滋生。看似一杯普通的久泡茶,喝多了可能就是慢性自殺。
三、飲茶的不宜時刻
雖然喝茶能帶來不少好處,但是,咱們也得挑對時機。有那麼幾個特殊時刻,喝茶可能不是太好的選擇,甚至可能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1. 醉酒後喝茶:有人覺得醉酒後喝茶能解酒,其實,這種做法可能適得其反。茶葉中的茶鹼有興奮神經中樞的作用,醉酒後喝茶,可能會使心臟負擔加重,對心臟不好。特別是對那些心臟本就不太好的人,更是要注意。
2. 起床空腹時喝茶:早上起來肚子空空如也,這時候如果直接喝茶,茶叶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刺激胃黏膜,引起不適感,比如頭暈、心慌等癥狀。長此以往,還可能損傷胃黏膜,影響胃的健康。
3. 睡前喝茶:大家都知道,茶葉中含有茶鹼,這玩意兒有提神醒腦的效果。所以,睡前喝茶,很可能會影響睡眠品質,導致失眠。對於那些本來就睡眠不好的朋友,更是雪上加霜。
4. 服用部分藥物時喝茶:茶葉中的一些成分可能會和某些藥物產生相互作用,影響藥物的吸收和效果。
比如,茶葉中的鞣酸可能會降低鐵劑的吸收率,影響補鐵效果。因此,服用藥物期間,最好諮詢醫生或藥師后再決定是否喝茶,以及如何喝。
四、正確飲茶促進健康
怎樣喝茶才能既享受到茶的美好,又不對健康造成影響呢?下面有幾個建議:
1. 選擇合適的茶葉:根據自己的健康情況和口味偏好選擇合適的茶葉。比如,胃不好的人可以選擇性質較溫和的茶葉,如白茶、普洱熟茶等。
2. 注意飲用的時間點:避免在空腹、醉酒後、睡前或服用特定藥物時喝茶。最佳的飲茶時間是餐後1-2小時,這樣既不會影響食物中營養成分的吸收,又可以説明消化。
3. 控制飲茶的溫度和量:不要喝太燙或者泡得太久的茶,以免傷害咽喉和胃部。同時,適量飲茶,避免過量。一般來說,每天3-4杯(約750ml-1000ml)為宜。
4. 泡茶水時,倒掉頭道茶:這可以去除茶葉表面的一些塵土和可能存在的農藥殘留。
五、茶與健康
喝茶對健康的益處已經被廣泛認可,但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合理飲茶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許多研究指出,茶葉中的抗氧化物質,如兒茶素,可以幫助減少自由基的數量,降低慢性疾病的風險。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保護作用與茶葉的種類、飲用的量以及人的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關。
一項發表在《國際營養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定期飲用綠茶的人群中,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相對較低。然而,這種關聯並不意味著直接的因果關係。
科學家們強調,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是降低疾病風險的關鍵,而飲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六、避免過量:茶中的潛在風險
雖然喝茶有很多好處,但過量飲用也可能帶來不良影響。特別是含有較高咖啡因的茶葉,如綠茶和紅茶,過量飲用可能導致心跳加快、失眠、焦慮等問題。
此外,一些研究指出,極高量的茶葉攝入可能與某些類型的鐵吸收障礙相關聯,特別是在那些已有鐵缺乏問題的人群中。
一篇發表在《美國營養學會雜誌》上的論文提到,茶葉中的某些化合物可以與鐵形成不溶性複合物,從而降低食物中鐵的生物利用率。
因此,特別建議,鐵缺乏或貧血的人應控制飲茶量,並盡量避免餐時飲用。
七、智慧飲茶:結合個人體質和需求
鑒於個人體質和健康情況的差異,合理選擇和飲用茶葉顯得尤為重要。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適量飲用茶可以作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然而,對於特定的人群,如孕婦、兒童、心臟病患者以及有特定健康問題的人,選擇茶葉以及控制飲用量就需要更加小心。
專家建議,飲茶應考慮到個人的健康情況、年齡和生活方式。例如,孕婦由於咖啡因的攝入限制,應選擇低咖啡因或無咖啡因的茶葉。
同時,所有人群都應注意茶葉的品質,選擇無污染、無添加的天然茶葉,確保飲用的安全性。
總結
喝茶作為一種古老而普遍的傳統,不僅承載著文化的韻味,也給現代人的健康帶來了許多積極的影響。
然而,就像任何事物一樣,關鍵在於平衡和適度。通過科學的視角理解喝茶的益處和潛在風險,結合個人的實際情況合理飲茶,才能真正享受到茶給我們帶來的美好,同時維護和促進健康。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