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萬元工資款全額執行的背後
更新于:2025-03-26 19:28:16

本文轉自:金陵晚報

48名老員工將老闆告上法庭,卻選擇再信任一次

38萬元工資款全額執行的背後

  □金陵晚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馬憶玲 

  通訊員 鄴小法

  “叮!”近日,一筆1.5萬元案款轉入建鄴區人民法院帳戶,付款人是南京某公司法定代表人林某。至此,林某拖欠員工的38萬余元工資全額到款。此前,48位老員工將老闆林某告上法庭,卻選擇再給他一次機會,最終這份信任成功兌現。

  2024年11月,韓某等48人向建鄴法院申請執行,要求南京某公司支付工資38萬余元。經調查,該公司並無可供執行的財產。法院依法傳喚公司法定代表人林某到庭,林某主動承諾會儘快籌款支付工資,同時將名下一輛賓士汽車交給法院,“給我一段寬限期,我用個人財產擔保,若期滿未能清償,我自願接受法院強制執行。”韓某等人同意了這一方案。

  被執行人的“承諾”是否會虛晃一槍?執行幹警有過擔憂,每周聯繫林某詢問籌款進度,可臨近還款日,林某突然失聯了。就在承諾期限的最後一天,當執行幹警決定啟動處置車輛程式時,林某來電聲音哽咽:“法官,我已經籌到了27萬元,但家裡老人突然重病入院,這幾天醫藥費一付只剩下22萬元了。這段時間,我要照顧老人、接送孩子,但我還會努力籌錢的……請你們先不要賣車,再給我一點時間。”

  當天林某就將22萬元轉入法院帳戶,可“再給一次機會”的懇求,讓執行陷入情法兩難。隨後,建鄴法院採用“雙向約談”機制:一方面對林某進行誠信警示,另一方面向勞動者代表詳細披露林某面臨的困境,最終,48名老員工選擇再給“老東家”一次機會。  

  接下來的日子里,林某每隔10天便主動彙報進展:“籌到了2萬元。”“剛剛又轉入3萬元。”……直至前不久完成最後一筆轉帳。法院迅速將38萬余元工資款發放至韓某等48人帳戶。

  “當申請執行人願意相信,當被執行人珍視信用重建,執行難題便有了最優解。”辦案人員說。如今,林某的賓士車仍靜靜停放在法院停車場,但已無須啟動處置程式。

  近年來,南京法院秉持善意文明執行理念,積極探索“活封活扣+分期履行+誠信激勵”模式,既避免“殺雞取卵”式執行影響企業再生,又通過動態監管保障債權人權益,讓生效判決落地有聲的同時,推動社會誠信向陽生長。

校園裡的老瀋陽
校園裡的老瀋陽
2025-03-26 06:18:35
用經絡梳按摩有禁忌
用經絡梳按摩有禁忌
2025-03-26 06:27:59
探索科學奧秘
探索科學奧秘
2025-03-26 06:34:34
※人間事 生活的滋味
※人間事 生活的滋味
2025-03-26 06:4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