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一本盜版教輔入手,南京市公安局食葯環偵部門成功偵破江蘇某教育集團被侵犯著作權案件,抓獲印刷銷售盜版教材嫌疑人40餘人。
知識產權保護,既關乎各類經營主體的切身利益,又與廣大消費者相連。近年來,南京公安深化主動警務、預防警務,不斷完善“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持續加大對侵犯企業智慧財產權犯罪的打擊力度,充分融入南京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局。
警營開放活動上,南京公安食葯環偵部門向市民群眾開展打擊侵權假冒宣傳
“這是我們近年來打擊盜版書籍數量最多的案件。”市局食葯環偵支隊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偵查大隊教導員吳季淼告訴記者。在前期警企座談會上,某教育集團代表提出市場上存在大量盜版教輔的線索;市公安局高度重視,辦案民警發現這些非法複製的盜版圖書油墨味刺鼻、紙張質量偽劣,迅速開展偵辦。
支隊與市局相關部門研判分析,逐步揭露了一條覆蓋生產、銷售、運輸盜版書籍的犯罪鏈條。涉案團夥作案手法隱蔽,只面向分銷商經營,窩點多且分散。專案組奔赴徐州、山東臨沂等地,在多地同步收網展開集中打擊。
此案“上打源頭,下打窩點”,這也正是打擊智慧財產權犯罪案件的特點。南京公安始終堅持“打源頭、端窩點、摧網路、斷鏈條、追流向”思路,實行專班運作、集中攻堅,進一步提升類案打擊質效。
警營開放活動上,南京公安食葯環偵部門向市民群眾開展打擊侵權假冒宣傳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食葯環偵支隊此前偵破一起全省首例以服飾為載體的美術作品被侵權案件。南京某服飾品牌主打原創設計,研發團隊有上百人,上新頻率較快,以產品上的潮流圖案為核心賣點,網路店鋪有1300余萬粉絲。犯罪團夥“盯”上了這一品牌,背靠非法產業鏈,看官方網站哪款銷量高,就快速仿製售賣,並不斷註冊新網店,侵權產品銷售涉全國20餘省市。
南京警方開展“全鏈條”打擊,抓獲犯罪嫌疑人17人,搗毀售假電商平臺、生產實體16個,繳獲侵權成衣1萬余件,涉案價值近3000萬。“在刑事打擊之外,我們還説明民企查證損失、自查隱患,最終以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方式,為其獲取到經濟賠償。”吳季淼介紹。
“感謝南京公安為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作出的重要貢獻。”歐洲某建築礦山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在感謝信里寫道,其中國區總部設在南京市經開區。此前,食葯環偵支隊在走訪服務該企業時,瞭解到市場上存在假冒這一品牌的低質粗糙配件。事關生產安全、企業權益,很快,一處制售假侵權窩點被搗毀,相關人員被拘留,獲得了該集團和相關礦山企業的高度認可。企業總部得知後,感受到了南京市委市政府保護知識產權的決心,又追加了700萬美元的投資。
“智慧財產權是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引擎,支隊堅決依法嚴厲打擊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突出違法犯罪,積極探索執法護企新路徑,以更加安全、法治、優質的營商環境,讓本土企業‘走得遠’,讓合法經營企業‘長得大’,讓知名企業‘留得住’。” 市局食葯環偵支隊負責同志表示。2024年,全市共破獲100餘起侵犯智慧財產權及制售偽劣商品刑事案件,總涉案金額超2.8億元,為本地企業挽損止損近2億元。
警營開放活動上,南京公安食葯環偵部門向市民群眾開展打擊侵權假冒宣傳
記者瞭解到,為助力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支援“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產品自主創新研發應用,南京公安食葯環偵部門聯合相關單位,正在推進南京知識產權保護(刑事)中心建設,為企業開啟知識產權保護刑事案件辦理綠色通道,建立健全常態化警企聯繫服務機制,形成“4(公檢法、行政主管部門)+1(專家庫)+N(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新格局。其中,專門針對“專精特新”“獨角獸”“瞪羚”等高新技術企業立策,為護航關鍵技術領域科研攻關、突破“卡脖子”問題貢獻公安力量。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季宇軒 通訊員 寧宮新
校對 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