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經後諸多不適 聽聽專家怎麼說
更新于:2025-03-26 11:54:59

本文轉自:中國中醫藥報

本報記者 徐尤佳

專家簡介

董陸,浙江省杭州市中醫院婦二科主任醫師,市級名中醫,碩士生導師。擅長更年期綜合征、早絕經、閉經、月經失調、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不孕等婦科常見病,以及女性生殖、內分泌相關疾病、疑難疾病的診治。

5年前,53歲的汪女士(化名)在左側乳腺癌術后進行了放化療治療,誰知治療結束后,她的“大姨媽”再也沒來報到。汪女士手術前曾查出子宮多發肌瘤,大的約5釐米,月經量多,月經持續時間長,導致輕度貧血,讓她十分困擾。汪女士本以為放化療后月經不來了,肌瘤也會慢慢萎縮,貧血也會改善,也不用手術了,省了大麻煩。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潮熱、乏力、失眠 積極樂觀的她開始焦慮

絕經后,汪女士很快就出現潮熱、出汗、乏力、失眠、關節疼痛等癥狀,而且癥狀越來越明顯,嚴重影響她的正常生活。剛開始,她以為是乳腺癌治療后身體比較虛弱導致,但術後在家休息了近半年,潮熱、乏力、失眠反而越來越嚴重,後來才知道這是圍絕經期綜合征。

5年來,汪女士輾轉多家醫院及名醫館,服用過很多藥物,癥狀均未明顯減輕。後來經人介紹,汪女士來到市級名中醫、浙江省杭州市中醫院婦二科主任醫師董陸處就醫。

當時診室內明明很涼快,但她從走進診室開始就不停擦汗。“董醫生,我原本很積極樂觀,可現在更年期癥狀越來越嚴重,一晚上只能睡兩三個小時,還經常被熱醒,太難受了!我因為有乳腺癌不能服用激素,請您幫幫我!”汪女士顯得有些焦慮。

中藥調理數月 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董陸仔細地望聞問切,分析病情,並考慮汪某因乳腺癌行放化療,導致提前絕經,所以癥狀比自然絕經者更嚴重。汪女士腎精不足,氣陰虧虛,水不涵木,心腎不交,氣不攝津則汗出,汗為心之液,汗出過多耗傷氣血,血不養心,故出現潮熱、乏力、失眠等癥狀。

在耐心地心理疏導後,董陸為汪女士擬定了滋補肝腎、益氣養陰的調理方案。“圍絕經期是每個女性都要經歷的階段。它需要一個調整的過程,即使不能服用激素,也不要擔心,還有很多非激素療法。”董陸告訴汪女士。

在服藥1個月後,汪女士的潮熱、乏力明顯改善,睡眠好轉。治療3個月後,偶有潮熱出汗,且很輕微,晚上能睡6個小時。現在,汪女士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她自己也很滿意。

董陸介紹,圍絕經期是生命自然階段,是年輕與年老之間的平衡時期,應以平常心對待。當圍絕經期癥狀影響到生活,又無法選擇激素替代治療時,可以選擇中醫,針藥結合,療效顯著。同時,董陸提醒,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食用含有植物雌激素的食物。植物雌激素的典型代表就是大豆异黄酮,它存在於石榴、蘋果、小麥、大蒜、酵母和土豆等食物中。激素禁忌症患者不推薦服用人工提取的大豆異黃酮藥物。

雌激素減少導致圍絕經期綜合征

圍絕經期綜合征是圍絕經期前後卵巢功能漸行性衰退,卵巢分泌的性激素波動或減少而導致的以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為主,伴有神經心理癥狀的一組症候群。有報導表明,我國處於圍絕經期的婦女中,超過60%有圍絕經期綜合征。

臨床表現有月經紊亂、潮熱、全身酸痛、陰道乾澀、性慾下降、皮膚衰老、乳房萎縮、肥胖、憂慮、抑鬱、易激動、失眠等,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心腦血管疾病也可能因此接踵而來,伴隨骨質疏鬆、關節痛者也十分常見。

圍絕經期綜合征的產生主要是因為雌激素的減少和缺乏,機體不能適應激素的變化,故產生一系列癥狀。很多患者在經專業的婦科醫生充分全面的評估后,可以選擇激素替代治療或其他個體化治療。

如何延緩卵巢衰老 專家提出這些建議

董陸說,門診上經常有患者問:“怎樣做可延緩衰老、避免‘早更’?怎樣保養卵巢?”其實,月經結束的早晚取決於每個人卵巢中儲存卵子的數量,而一個人卵巢中卵泡的數量在胎兒期就已經確定了。一般來說,正常女性胎兒時期卵巢內會有40萬個左右的始基卵泡。成年後,這些卵泡會每月隨著排卵消耗一部分。雖然每月一般只排一個卵子,但是同時也會“陪葬”一批卵子。這樣逐漸消耗,直至殆盡,於是絕經了。

還有患者問,有辦法增加卵巢中卵子的數量嗎?董陸說,答案是否定的。既然總量已經沒有提高的空間,那有什麼辦法可以減少卵子的額外損耗嗎?董陸給所有愛美、追求年輕的女性以下建議,可以説明延緩卵巢衰老、減少卵子損耗。

1.遠離吸煙和被動吸煙。

2.正常作息。晚間10點左右應該上床休息,盡量避免熬夜。

3.推薦經常攝入奶製品,每周適量攝入魚、蝦等高蛋白食物。保持營養均衡。

4.堅持鍛煉。每天堅持力所能及的體育運動。

5.盡量避免長期濃妝豔抹。

6.儘早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預防骨質疏鬆。

7.如果沒有特殊的原因,建議適齡婚育,生完孩子後母乳餵養,對母親和孩子都是有益的。

現在買車“太值了”
現在買車“太值了”
2025-03-28 00:36:26
春茶採收
春茶採收
2025-03-28 02:5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