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大眾日報
“中國供應商正在推動智慧製造和綠色製造取得世界級進步”
蘋果高管到訪歌爾感歎“驚喜”
“這裡的自動化製造和產線上強大的AI技術令人鼓舞。”3月24日,在濰坊光電園二期歌爾股份有限公司的廠房裡,看著iPhone 16e揚聲器自動化產線上機械臂靈活地上下翻轉,蘋果公司首席運營官Jeff Williams不禁發出感歎。
作為中國電聲行業領軍企業,歌爾憑藉聲學技術與精密製造優勢,15年來先後參與蘋果數十款產品的生產製造,從聲學器件、精密結構件到光學元件,再到AirPods、AirPods Max和HomePod的整機組裝,這場橫跨太平洋的創新“對話”,不斷續寫新的篇章。
在現場,Jeff Williams特別提到,40年前他曾是一名品質管控方面的工程師,因此,對歌爾生產線通過AI進行外觀檢測的場景深有感觸。
在歌爾的揚聲器自動化產線,AI神經遍佈,既是“質檢員”,又是點焊頭壽命“預言師”。歌爾將自研技術集成於生產線,覆蓋機器視覺檢測、點焊頭壽命預測等核心應用場景。而機械臂矩陣與AI視覺系統構成的精密協作網路,在柔性製造與AI演算法的深度融合下,既保持了高精度和高產,又能“秒切”機型。正是這樣的智慧高效生產,保障其聲學感測器、微型揚聲器出貨量全球第一,智能耳機、遊戲主機、遊戲手柄出貨量全球領先。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靈魂。深知這一點的歌爾掌門人姜濱,自創業初期就設立研發部門,每年拿出5%的營收投入研發。目前,企業擁有10個國家級和省級研發平臺,參與制定多個國家和行業標準,先後承擔了12項“國字型大小”重大專項、20余項省級專項。
精密模具是支撐高品質製造的核心要素。工作人員拿起AirPods白色高光亮面外觀件時,其工藝的精湛躍然眼前。據介紹,為了打造這款產品,歌爾與蘋果聯合攻關,歷經無數次試驗與調整,最終成功將模具精度與注塑工藝完美結合,實現了高品質產品的生產。
一旁展示的HomePod系列注塑件同樣引人注目。自2020年以來,這些注塑件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使用了80%的消費後回收材料,為消費電子行業低碳轉型提供了樣本。
近年來,歌爾通過光伏電站、綠電直購等方式,在中國廠區實現蘋果產品100%可再生能源生產。“蘋果致力於2030年實現碳中和,包括供應鏈。通過參觀可以看到,歌爾在綠色製造方面已經走在了前面。”Jeff Williams說,“中國供應商正在推動智慧製造和綠色製造取得世界級進步。”
而在姜濱看來,與蘋果的合作,不僅推動企業硬體製造的智能化升級,更在綠色供應鏈領域樹立起行業標杆。
創新動能的背後是人才戰略的支撐。歌爾現在擁有各類研發人員1.2萬余名,針對不同人才分類設計成長體系,很多30多歲的年輕人晉陞核心崗位,成長為高級管理人員,6000余名骨幹享受股權激勵。
從自動化產線到綠色工廠,從人才培養到技術共創,歌爾與蘋果的戰略合作已超越傳統供應鏈範疇。這場跨越15年的“技術聯姻”,標註著中國製造從“代工生產”向“技術共研+標準共建”的躍遷。隨著AR/VR等新賽道崛起,雙方在多個領域的協同創新或將重塑全球消費電子產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