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鑒樓講述袁克文傳奇
更新于:2025-03-28 00:36:03

本文轉自:今晚報

  1925年袁克文與蘇眉雲、方初觀等人的合影(資料圖片)
  青年袁克文(資料圖片)
  興中里5號

  袁克文,一生充滿傳奇,作為袁世凱次子,曾反對帝憲,在詩詞楹聯、琴棋書畫、文物鑒賞、崑曲京劇等諸多方面無所不精,有“袁門子建”之稱,又入當時“四公子”之列。早有學者提出,天津與袁克文有著息息相關的諸多聯繫,一鑒樓或可作為研究袁克文的一處基地。

  袁家在天津的住宅不少,和袁克文有關也尚有幾處。有關一鑒樓的來歷,也比較清晰,得名也是因為袁克文。

  在袁克文的日記中,此處稱為地緯路宅,是袁氏家族天津眾多房產之一。袁世凱主政直隸后,在此建宅,也發動當地官員開地建房。有資料稱,此處住宅為1902年時,與地緯路一同建設。袁克文出生在當時的北韓漢城,曾自述生母金氏是北韓“三韓望族”,49歲時在天津恸殉而去。袁世凱多妻妾,其中沈氏無子,袁克文很早就被過繼到沈氏名下。後來,袁克文獨得兩份遺產,也多被認為原因在此。地緯路宅也為袁克文繼承。

  袁克文的收藏頗有奇珍,很多稀世之寶就收藏在地緯路宅,他自撰長聯“屈子騷,龍門史,孟德歌,子建賦,杜陵詩,耐庵傳,石父曲,千古精靈,都供欣賞;敬行鏡,攻胥鎖,東宮車,永始斝,宛仁錢,秦嘉印,晉卿匣,一囊珍秘,且與身俱”展現了收藏之巨。

  袁克文因其收藏的一面商鑒(商代銅鏡),出土於山西岐山,當時銅鑒時有出土,但尚未發現漢唐之前的。此商鑒上不僅有象形文字,而且放在水中人面清晰可見,時人驚歎“三千年前罕見之奇寶”,袁克文也就將地緯路宅命名為一鑒樓,自己也多了一個別號“一鑒樓主”。

  袁克文還有“白樓宅”,即袁氏老宅,差不多是現在大沽南路、南京路和徐州道的夾角地帶。後來,這裡建起了天津外貿進出口公司等。成都道90號原先還掛過“袁克文舊居”的牌子,但前些年也因為有爭議取消了。

  根據袁克文日記的記載,其實他在津期間常常居住在國民飯店等地,但他去世時在兩宜里4號。

  在天津歷史文化研究學者、城市歷史資料收藏家張翔的考證中,兩宜里4號應該是現在芷江路興中里5號,而非是此前的魁德里9號。興中里5號現在依舊作為民居使用。

  “此前就有天津歷史文化專家學者提議過,這裡作為一個研究基地使用。”王堃指著樓外由袁克文曾孫、書法家袁侃題寫的“袁克文故居舊址 一鑒樓”的碑刻說,希望通過此次契機,真正把這個想法落地,講述一個真實的才子傳奇,“這也是未來一鑒樓的文化功能之一。”

提升泰安品牌知名度
提升泰安品牌知名度
2025-03-26 13:38:49
“小電驢”迎換新熱
“小電驢”迎換新熱
2025-03-26 13:39:07
交通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教育
2025-03-26 13:43:15
一起跟著電影去旅遊
一起跟著電影去旅遊
2025-03-26 13:4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