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輕輕,我怎麼就得了糖尿病?
更新于:2025-03-26 11:36:42

2018年7月10日,是秦林確診為二型糖尿病的日子,對於一名16歲的少年而言,這是殘酷的一天,意味著他未來的人生都將與血糖開啟長跑競賽。

患糖尿病的第一年里,他的血糖值曾超過了家用測糖儀的最高值27.8mmol/L,險些發生酮症酸中毒。從此,生活盡可能地過得規律又克制,每一天嚴格計算著熱量,每一餐拿著電子秤精確到克,測試儀里的高波點成了青春裡跳動得最緊張的“脈搏”。

最低一次空腹血糖達到了7mmol/L,本以為會獲得喜悅的他,只有滿滿的疲勞感,如此努力才能達到這個數值,接下來的一生,都要活得這麼辛苦才能配得上平凡人生嗎?

失落之餘,所有的人都在告訴他,中國有1.14億的糖尿病人,與絕症相比,不算大病,正常情況下,只要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下,就能享受和正常人一樣的生命品質。

2017年全球20-79歲糖尿病人數最多的前十個國家和相應的醫療費用支出排行(紅色線條)。/ IDF DIABETES ATLAS - 8TH EDITION

秦林接受著這些道理,在人前,他樂觀豁達,懂事地活著。只是在深夜裡,內心的隱藏與脆弱依舊會偷偷爬上心頭。

“血糖不穩定時,每天扎三次的手指滿是針眼,手拿杯子都會感到痛,傷口癒合得比普通人慢,舊的針眼還沒消失,又得扎新眼。”

“體重要穩定在60~62kg,午餐120g,晚餐80g。”

“割個包皮,別人只用一周就恢復,我用了整整一個月!”

……

正在驗血糖的糖尿病患者。/ originoo

再想到其他糖尿病患者写下的那句——它既沒有讓你撕心裂肺死去活來,卻也不能讓你舒舒服服無所顧忌地活著,你所有的痛苦都不足與外人道也。他都會因感同身受而紅了眼眶,因沒人明白自己的苦楚和艱辛而默默流淚。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數據,在2000年,青壯年人群(20-39歲)中有大約有2300萬的2糖尿病患者,占成年人糖尿病的13%。

2017年不同性別和年齡的糖尿病患病率。/ IDF DIABETES ATLAS - 8TH EDITION

曾經,糖尿病被稱為老年病,距離年輕人很遠。可隨著作息方式和飲食結構的變化,糖尿病日漸年輕化,這些和秦林一樣,年紀輕輕就患上糖尿病的人,在最該享受青春的年紀,他們又過著怎樣的克制人生?

結婚是道坎,我可能跨不過去

“有些人死了,他卻活著,有些人活著,他永遠地死了!”

2019年10月6日,在老潘第N次拒絕相親後,老潘朋友忍不住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來形容他的“慘澹”人生。

32歲的老潘是雲南解化廠的一名在編消防員,也是朋友眼中不折不扣的鐵塊肌肉男,特爺們。可唯獨在愛情上,連相親都不敢去,慫得總遭朋友嘲笑。

“至於嗎?不就是個糖尿病嗎?不是絕症,也不會傳染。為啥就不敢追求愛情了。”這樣的話,老潘聽了無數次。

可朋友不知道,從25歲發現糖尿病後,老潘在好幾次相親中,他看上的女孩子都會因為他有糖尿病就望而卻步。

女方表示老潘各方面都很好,要是沒有糖尿病就完美了。但只要考慮到萬一以後血糖控制不好,老了容易出現一堆併發症,其次,糖尿病有遺傳因素,害怕孩子將來也會得糖尿病,一家有兩個糖尿病人,經濟負擔也很重,紛紛打起了退堂鼓。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糖尿病併發症高達100多種,是目前已知併發症最多的一種疾病。/ 網易新聞數讀

女方的種種顧慮造成了老潘的心裡陰影,他害怕再次面對這些問題帶來的傷害,拒絕相親,成了老潘保留尊嚴的“遮羞布”。同時,他內心也默默地認為,結婚可能會坑了對方,因此,他在心裡把自己的婚姻埋葬了!

像老潘這種認為糖尿病是婚姻或愛情絆腳石的人並不佔少數。在網上一搜,糖尿病、結婚等關鍵字,就會出現《如果男朋友有糖尿病,你還會和他結婚嗎?》《物件有糖尿病,要分手嗎?》《女朋友有糖尿病,可以生育嗎?》……

這些想法讓從醫近30載的北京博愛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鄭欣感到震驚,她對39深呼吸(ID:shenhuxi39)表示,看來,糖尿病的科普宣傳工作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糖尿病目前雖不能治癒,但是可防可控,生活方式的影響遠大於遺傳傾向,她父、母都是年過80的糖尿病患者,而她至今也沒有糖尿病。

鄭醫生強調,不要過分關注遺傳因素,比如同樣的兩個人,一個有家族史,一個無。有家族史的人注意生活方式,控制體重,無家族史的人,生活方式不佳,熱量攝取太多、活動量不多、肥胖等,最後患糖尿病幾率大的還是無家族史的人。

糖尿病又被稱為“富裕病”。/ originoo

當然,也有在糖尿病中收穫愛情的榜樣,網友熊家兔子在25歲遇到現在的老公時,他已經開始每天打針,得知情況后,她就哭了,不是嫌棄他,而是心疼往後的日子里,他可能要一直打針。她倆現在已經結婚,並生了寶寶,老公的血糖一直控制得很穩定,打針的劑量也在慢慢減少。

老潘說,他羨慕這樣的愛情,當朋友慫恿他嘗試去遇一個“熊家兔子”時,他又會只會說:“算了吧。”

或許,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疾病是愛情的一個試金石。有些人有幸遇到,踏入了幸福美滿的婚姻。而有些人,則把它剔除在人生清單外。

想吃涮毛肚,吃到撐那種

早上9點30分,在北京某醫院五樓的報告廳內,坐滿了前來聽營養科醫生講座的糖尿病患者。從最後一排望去,在眾多銀白與灰白頭髮之中,也夾雜著不少全黑頭髮的後腦勺。

黑頭髮的小張今年30出頭,她告訴39深呼吸(ID:shenhuxi39):“從患糖尿病那天起,醫生就告訴我,今後吃什麼,吃多少,就是我的生命線了。”

糖尿病患者要會控制“飯量”。/ originoo

作為吃貨的她,捨不得告別美食,剛開始選擇不忌口、加強運動的方式控制血糖,還是因為血糖升高住進了醫院。在那近距離觀察到併發症患者無法癒合的腳背、透過膿液裸露的骨頭、黑色的腳指頭、布滿粘液的潰爛身體后……方才明白什麼叫吃字頭上一把刀!

因為這份害怕,小張改變了過去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不斷嘗試別人推薦的各種降糖方法,聽說吃苦瓜可以降血糖,她甚至狂吃起來了從未咽下去過的苦瓜。

曾經最愛看的《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早餐中國》變成了最高級別的恐怖片。吃,原本是人最原始的慾望,可如今,自己卻連一份很簡單的飯都不敢放開吃,一碗拉麵都可以成為奢侈標配早餐,深感慾望被閹割的痛苦。

監測血糖可以幫助了解飲食、運動和藥物的規律。/ originoo

每晚吃完飯都要散步一小時,可血糖依然飆到9.7mmol/L,特別崩潰,再想到自己才三十歲,這樣的日子要持續到死,瞬間對生活充滿絕望。

她查閱的資料顯示,糖尿病人也不用完全忌口,也需要食肉,於是前來聽講座,看看有沒有一絲希望能拯救自己的嘴。

講座結束,小張通過公式算出來自己每日所需熱量為1700千卡左右,兌換出每日定時定量定餐飲食表。她內心的失望又深了一截,依舊還是不可以多吃,而且自己還犯了吃得過於單一的錯誤。

“糖尿病太難了,吃多高血糖,吃少低血糖,連坐第一排那個得了20多年糖尿病的奶奶都沒搞明白要怎麼吃,更何況我這種新手。我好想放縱地吃涮毛肚,吃到撐那種,管它血糖不血糖的。”小張祈求醫療快速進步,能早日根治糖尿病,讓美食沖走她的暗淡人生。

常見食物的升糖指數。/ 生命時報

“我開始理解為什麼很多糖尿病人自暴自棄了,讓我割捨掉最愛的美食,我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多久,如果我能活到80歲,我接下來的50年都要压抑自己的美食欲望,或者到了老年,我也會自暴自棄地放飛自我,用可怕的併發症來換生命最後的飲食自由 。”

我也曾想一了百了,又充滿希望地活著

晚上9:30睡覺,早上6:30起床打兩個小時的乒乓球,吃清淡的飯、扎針測血糖、早晚各往肚臍眼右側打一針,糖齡五年的李超早已習慣了這種生活。

糖尿病患者經常被誤會。/ 網路截圖

說日子過得很規律是好事,但想到30歲的自己過著70歲老年人的生活,也會覺得餘生了無生趣。

往回看,他常常懷念從前無拘無束的逍遙生活,與同學通宵達旦打過的遊戲,與兄弟劃拳買醉露宿的街頭,與好哥們把酒言歡的痛快夜晚……那些日子彷彿都在眼前閃閃發光。

往左右看,他也會聯想到創業的同事幹得風生水起,自己卻因身體不能熬夜而無法參與,難免為自己無法打拚的青春感到遺憾。

往前看,隨著糖齡的增加,對併發症的到來越來越恐懼,腎、眼、足、心腦血管、神經,每一類併發症都讓他害怕,時刻關注著身上的細微變化。

前後左右的絕望不斷侵蝕著他30歲的青春,他形容這種感覺為:就像被獵狗追著,停下來就會被咬死。

就是這樣一隻狗追著,一直追著你跑。/ originoo

平時總給別人鼓勵的李超,今天也喪了,很多糖友在下面給他加油打氣。

“其實不管是否生病,正常的生活方式不都該是這樣的嗎?糖尿病只是用比較殘酷的方式將我們逼回正軌。”

“哈哈哈哈哈,小小地埋怨一下生活吧,希望未來會很好。”

“強者要面對所有困難,一切不能使我們毀滅的苦難,必將使我們更加強大。”

這就是糖友們的世界,在糖尿病相關話題下答疑解惑,建了自己的糖友互助群傳播正能量,分享一些糖尿病知識,以另一種感同身受的方式鼓勵著別人。

在QQ搜索“糖友”兩字,出現上千個群組。/ 網路截圖

留言當中就有Summer,她寫下了自己的經歷,她14歲開始患糖尿病,曾因酮症酸中毒進醫院搶救,性格大變,經歷過校園暴力,也一度喪到谷底。

之後,在網上遇到很多有愛的糖友,她開始學會慢慢接納自己,現在已擁有了一個有趣的靈魂。她並沒有在搞專業諮詢,但由於久病成醫,經驗豐富,碰到她能回答的問題,需要向她傾訴心中苦悶的人,她都會直接留下自己的微信號。這讓她成了很多糖友的“諮詢師”和“雞湯姐”。

她表示,遇到自己特別喪的時候,也會強忍著自己的悲傷,去鼓勵別人。39深呼吸(ID:shenhuxi39)加上她微信時,她正處於緊張的複習考試之中。

“這麼忙,為何還要每天私回糖友消息?”

“曾經我因為一支鈍了的注射器就特別崩潰,低落時也曾想要一了百了,得虧糖友給了我很多溫暖的力量,現在也想把力量傳給別人。很多時候,他們並不是真想要放棄,只是壓抑太久,崩潰一下而已。我真誠地希望每位心情跌到谷底的病友都能真正地陽光樂觀起來。”Summer說。

刨根揭底,相比疾病本身,心理的壓抑或是年輕糖尿病人更大的難題,大家都在一邊治癒,一邊崩潰,一邊安慰別的糖友未來可期,一邊對自己人生充滿恐懼。

糖尿病合併抑鬱症的危害比單獨糖尿病,或單獨抑鬱症的危害要大得多。/ originoo

這就是不同糖尿病人的真實人生,在慾望與克制的夾縫中艱難生存。讓他們崩潰的點很可能是一支鈍了的注射器,是一片不敢吃下去的涮毛肚,是一次不敢去面對的相親,他們身上的疼痛、克制與失落,我們也曾遇到過,可不同的是,我們是偶然,而他們卻要貫穿餘生!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除專家外均為化名)

指導專家:

北京博愛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鄭欣

參考資料:

[1].2017年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全球糖尿病概覽.

[2].醫師報.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1.144億 居全球第一.

醫生說我有低血糖
醫生說我有低血糖
2025-03-26 08:16:01
沙坦類,一藥雙效
沙坦類,一藥雙效
2025-03-26 09: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