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阿姨今年45歲,在今年年初出現了“三多一少”的癥狀,開始時劉阿姨沒有意識到患上了糖尿病,一直沒去醫院檢查治療。直到1個月後,劉阿姨身上的癥狀越來越嚴重,已經嚴重影響正常生活了。
這才讓劉阿姨去醫院進行了檢查,到醫院後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劉阿姨被確診為糖尿病。並且血糖非常高,需要住院進行治療。
結果出來後,劉阿姨的丈夫一直在斥責劉阿姨“叫你天天喜歡吃甜食,這下好了吧!得上糖尿病了,看你以後還敢不敢吃?”
對於丈夫的說法,劉阿姨半信半疑,自己平常的確很愛吃甜食,但是患上糖尿病就一定是甜食吃多了導致的嗎?就劉阿姨的疑問,我們一起來往下看文章。
得了糖尿病,是因為甜食吃多了?
當然不是,說吃甜食會導致糖尿病的說法太過絕對。糖尿病的“糖”是指的在體內轉換成葡萄糖的食物,可以轉換成葡萄糖的物質有很多種,如澱粉、多糖以及單糖等。
我們日常食用的米飯、麵食、地瓜等澱粉類食物就是常見的“糖”類食物,而甜食內的糖就是指的蔗糖、蜂蜜以及甜味劑等。
所以我們不能很絕對的說吃甜食會誘發糖尿病,患有糖尿病的人群中,也有很多不吃甜食的。這些人群不吃甜食,日常可能會食用大量米飯、麵粉、饅頭等含有大量“隱形糖”的食物,也有幾率誘發糖尿病。
此外,糖尿病的發生並不只和飲食之間有關係,飲食只是誘發糖尿病發生的其中一個誘因。
糖尿病的“禍首”,主要有哪幾個?
1、睡眠原因
有研究發現,長期睡眠不足、作息紊亂的人群,出現血糖控制障礙的幾率更高。這是因為睡眠不足的人群,會出現體內交感神經興奮的癥狀,當交感神經興奮時,會讓身體啟動應激系統。
在這種情況下,體內的皮質醇、腎上腺素等會導致血糖升高的激素分泌增加,誘發胰島素抵抗,使得血糖升高。
2、遺傳因素
糖尿病是個具有一定遺傳性的疾病,多項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的遺傳幾率佔有50%,2型糖尿病的遺傳風險更是高達90%。如果直系親屬中有患有糖尿病的,那麼你患上糖尿病的風險也會比其他人要高。
3、肥胖
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現代人很多存在營養過剩的現象,營養過剩會導致身體肥胖。多項研究表明,肥胖會誘發糖尿病發。
據調查顯示,肥胖人群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會比體重正常的人群高4倍,超級肥胖的人群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21倍。
糖友意味著和甜食無緣?
罹患糖尿病的患者,日常當然需要控制甜食的攝入,但是並不是說完全不能吃。而是糖尿病患者需要有選擇的吃甜食,至於該怎麼選擇,首先需要明確一個概念。
我們所說的甜度和血糖升高是兩個不同概念,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很甜的時候卻不一定會導致血糖飆升。真正會影響血糖的是食物的升糖指數,大部分情況下,甜度和升糖指數是不成正比的。
如羅漢果這個食物甜度就非常高,但是食用羅漢果后並不會導致血糖飆升。而一些吃起來並不甜的油條、白麵條,卻有很高的升糖指數,食用后會導致血糖飆升。
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可以適當的吃甜食,但是要選擇升糖指數低的糖,代糖就是不錯的選擇。
常見的代糖有木糖醇、山梨醇、甘露醇、甜菊糖、阿斯巴甜以及甜蜜素等,這些代糖進入體內后不需要胰島素參與代謝,所以不會太影響血糖指數。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也不建議大量食用代糖,雖然它是代糖但也是糖分的一種,大量攝入代糖也會給健康帶來不利影響。
如長期食用代糖會導致味覺對甜味鈍化、上癮或依賴,並且會導致體內腸道菌群異常,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也會從其他的方面去影響到血糖控制。
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日常除了需要控制糖分的攝入以外,還需要注意避免一些誤區,如不吃主食、吃饅頭比米飯升糖指數高、吃多了要多吃葯以及不控制零食攝入等,這些細節也會導致血糖飆升。
參考資料:
[1]《少吃甜食還會得糖尿病嗎?聽聽專家怎麼說》.人民網.2019.11.26
[2]《糖尿病人真與甜食絕緣?知道這些,糖友也能放心吃甜食!》.北京衛視養生堂.2018.10.25
[3]《糖尿病的誘因和中醫療法》.人民網.2016.4.1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