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劇烈腹痛,確診胰腺癌
一年前,48歲的高先生突然出現間斷性腹部脹痛,一開始沒有重視,過了一個多月,腹痛漸漸加重成持續性疼痛,隨後他前往當地醫院的消化科就診,做了腹部CT和PET-CT檢查,發現胰腺有一個佔位和肝臟多發佔位,經過肝臟活檢后證實,肝臟有浸潤的腺癌,同時伴有大量細胞大量壞死。
其實在此之前,高先生還有一個既往史。一年半前,由於發燒、噁心、腹痛和黃疸,他在當地醫院進行急診手術,診斷結果是“重度慢性胰腺炎”,手術的病理報告顯示“重度慢性胰腺炎活動期”,除此之外,便沒有其他的特殊病史。
02 懷疑此前是誤診
考慮到是胰腺癌多發肝轉移,高先生決定直接到美國治療。到了美國以後,病理醫生和臨床醫生經過集體討論,高度懷疑高先生此前患的並不是胰腺炎,而是高分化浸潤性胰腺癌。
經過病理診斷評估,最終診斷為“殘存胰腺和胰腺癌合併多發肝轉移”。醫生給高先生制定了治療方案,經過2個週期的化療,效果還不錯,之後患者選擇回國繼續化療。
胰腺癌是癌症之王,大多數胰腺癌患者發現時已經是晚期,給治療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很多有條件的患者都想到國外治療癌症。那麼,中美在癌症治療方面的表現如何呢?
一、癌症報告出爐,中美表現如何?
2020年1月8日,美國《2020年癌症統計》發佈,這是美國腫瘤學會每年都在《CA:臨床醫生癌症雜誌》上發佈的報告,詳細說明美國的最新癌症發病情況。
該報告顯示,在1991年至2017年,美國的癌症死亡率下降了29%,其中在2016年至2017年就下降了2.2%,是記錄以來美國癌症死亡率最大的年度降幅。報告指出,這主要跟四種常見的癌症死亡率長期下降有關,分別是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和前列腺癌。
在五年生存率方面,在2009年至2015年,所有癌症的五年相對生存率總體是67%,其中白人是68%,黑人是62%。
圖:美國男性和女性癌症死亡率
我國癌症中心最新出爐的2019年《中國癌症調查報告》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惡性腫瘤的發病約為392.9萬人,比2014年的380.4萬增加了12.5萬,增長率達到3.2%。也就是說,在我國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癌症,每分鐘就有7.5個人被確診為癌症,而我國的癌症平均五年生存率是30.9%。
由此可知,總體的生存率和發病率趨勢區別非常明顯,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如此巨大的差異呢?
二、美國癌症數據好轉,主要原因有3點
1.重視癌症篩查,不斷推廣
約1/3的癌症能夠有效預防,這是醫學界的共識,也是腫瘤的真相。其中早癌篩查和健康生活方式是各國癌症專家公認的防癌關鍵。
特別是早發現、早治療,大量臨床數據表明,許多1期癌症的治癒率能達到90%以上,例如早期前列腺癌的5年生存率約為99%;早期甲狀腺癌的5年生存率約為98%;早期睾丸癌的5年生存率約為95.1%;早期黑色素瘤的5年生存率約為91.7%;早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為99%。
美國的癌症報告中強調,在過去10年,美國主要的癌症之一結直腸癌的發病率之所以快速下降,關鍵在於篩查。而在我國,約有60%~80%的癌症患者第一次就診時就已經是中晚期了。
2.醫患比例高,綜合診斷
美國的醫患比例高,為了保證看病的品質,有些美國醫生一周只看五個患者,平均看一個患者的時間為45分鐘左右。而在我國,通常普通門診分配給一個患者的時間約為5分鐘,專家門診約為10分鐘。
疾病都可能誤診,更何況是腫瘤。據美國某癌症醫院統計,他們收治的國際患者,原病理診斷的誤診率高達25%。在美國,病理診斷是治療癌症的“金標準”,是所有治療的基石,只有正確的診斷,才能有正確的治療。
3.前沿性藥物和療法
一項2015年的統計表明,美國的研新藥數量大約佔了全球的48.7%,而中國僅為4.1%。此外,美國還是擁有最多免疫和靶向藥物的國家,世界上大部分藥物的前沿研究和臨床研究都會在美國進行,也就加快了新藥上市的步伐。
在癌症治療方面,美國的多學科協同作戰是治療癌症的關鍵,各科室的專家會組成統一的工作組,定期進行會診,共同制定治療方案,最後再由相關的學科聯合或單獨執行治療方案。
說起癌症,我們不得不回到文章開頭高先生遭遇的癌症——“癌中之王”的胰腺癌,導致癌症患者死亡的十大惡性腫瘤之一。那麼,胰腺癌為什麼會被稱為“萬癌之王”?能發現它的蛛絲馬跡嗎?
三、為什麼胰腺癌被稱為“萬癌之王”
胰腺癌是惡性程度最高、預後最差的腫瘤之一,發病迅速,號稱為“萬癌之王”。
在胰腺癌里有一種特殊的胰腺腫瘤,就是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它會分泌各種內分泌激素,生長緩慢、發病率低、發病隱匿,非常容易漏診和誤診,儘管比較少見,但很容易發生肝轉移,患者最終死亡原因多是肝功能衰竭。
胰腺癌之所以惡性程度高,最大的原因在於胰臟位於人體臟器的正中間,發生病變時很難被察覺,通常到了晚期腫瘤侵犯到神經系統時才會出現臨床癥狀。
胰腺癌的主要癥狀有4個:
·上腹部疼痛並逐漸伴有背痛,在平躺時由於腫瘤伸展而感到疼痛加劇;
·體重沒有原因減輕,半年內原體重減少10%以上;
·由於腫瘤不斷生長而壓迫總膽管引起的黃疸。
·其他癥狀還可能有厭食、噁心、嘔吐和消化不良等。
雖然美國在癌症治療方面具有很多優勢,但癌症畢竟是一種很複雜的疾病,在部分腫瘤上我國更有經驗,赴美就醫也並非適合每個患者。相信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中美之間的癌症診療差距會逐步縮小。
參考資料:
[1]美國癌症死亡率創史上最大單年降幅.中國新聞網.2020-01-09
[2]苟佛.中美醫療的差距在哪兒[J].大家健康,2015:15.
[3]無.為什麼說胰腺癌是“癌中之王”[J].老年健康,2017:1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