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渴望擁有健康的身體。如今,很多人選擇定期進行醫療體檢,這是十分積極的行為。
通過定期的醫療檢查,我們能更及時地發現身體的任何不尋常變化。在許多嚴重疾病的早期階段就能夠被診斷出來,從而得到更早的治療。這極大地提高了我們的健康水準。
然而,我們不能否認的是,體檢的頻率通常是一年一次,最多不會超過一年兩次。那麼,在剩餘的時間里,我們如何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況呢?
這就需要我們具備一定的衛生知識。根據身體的變化並參考已知的“參數”,我們就能夠大致做出準確的健康判斷。
以下是十個關鍵的“指數”,它們大致反映了健康標準。如果我們能夠熟練掌握並應用它們,就能隨時自我檢測身體是否處於良好狀態:
1、脈搏:
作為身體的三個基本生理特徵之一,脈搏相比心率更容易觀察和確認,因此也更易及時發現異常。正常成人的脈搏每分鐘在60到100次之間,超出這個範圍可能意味著心臟問題。當然,部分老年人的心率可能會減慢,但一般不少於55次。
2、睡眠:
一個正常的成年人每天需要6到8小時的睡眠時間,中午還可以有半小時的午休。如果入睡困難,晚上總是失眠,白天卻又感到疲倦不堪,這可能是睡眠障礙的信號,最好諮詢醫生進行相應的檢查。
3、體溫:
體溫也是身體的三大重要生理指標之一。正常體溫範圍在36到37度之間,超出這個範圍可能是發熱,低於這個範圍則為“低溫”。體溫偏高通常見於炎症或者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疾病,體溫偏低則可能是營養不良、身體虛弱或甲狀腺減退以及休克等問題。
4、血壓:
血壓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指標,儘管需要藉助血壓計才能測量。正常成人的血壓應在140/90毫米汞柱左右,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有所升高,當收縮壓超過160毫米汞柱時應該高度警惕。
5、飲食:
我們每天都需要進食,正常成年人的日常食量一般不會超過500克。食慾旺盛常見於糖尿病患者和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如果每日食量少於250克且持續超過半個月,應及時進行檢查以排查潛在的健康問題。
6、體重:
雖然在過去體重並未受到廣泛關注,但隨著生活水準的提升,人們越來越重視體重管理了。短時間內的體重下降多見於糖尿病、甲狀腺功能障礙或癌症等疾病;而體重的快速增加則需要關注血脂、血糖和甲狀腺功能等方面的問題。
7、大便:
對於健康成人而言,大便的頻率通常是每天或隔天一次。大便的正常顏色為黃色且成形偏軟。無論是排便頻率的改變、排便不暢還是大便的稀溏以及顏色和形狀的異樣都可能是腸道特別是結腸部位出現問題的徵兆。
8、小便:
與大便相似,小便的狀況也能反映健康情況。正常人每天的尿量在1到2升之間。正常情況下每隔2到4小時就會排尿一次,且尿液應呈淡黃色或透明,僅帶有少許泡沫。如果出現異常情況如顏色變化、排尿頻繁或排尿不適,都應關注泌尿系統的健康。
9、呼吸:
呼吸雖然是常被忽視的一個指標,但其實非常重要。正常成人的呼吸平穩且規律,每分鐘約15次。任何關於呼吸的深度、頻率和規律的變化,或者伴隨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都需要及時就醫檢查。
10、精神狀況:
以上所述九個指標較為具體,而精神狀態這一指標則較為抽象。健康的成人應當感覺精力充沛,反應靈敏,情緒穩定豐富。一旦出現自我感覺的不適,如眩暈或疼痛感,應立刻尋求醫生的説明。